第一单元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㈠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2.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㈡知觉障碍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2.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⑴根据感受器官不同:①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言语性幻听又可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②幻视③幻嗅④幻味⑤幻触⑥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⑵按幻觉体验的来源:①真性幻觉[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②假性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⑶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①功能性幻觉②思维鸣响(思维回响)③心因性幻觉㈢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感知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①视物显大症②视物显小症]●非真实感:●窥镜症:二、思维障碍㈠思维形式障碍包括:①联想障碍(1-10)②思维逻辑障(11-13)1.思维奔逸: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2.思维迟缓: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3.思维贫乏: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简单。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答非所问”,与其交谈困难。5.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严重的破裂性思维,言语更加支离破碎,毫无主题可言,成为语词杂拌。6.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语词杂拌,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7.思维中断:无意识障碍,无明显外界干扰,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想不属于自己,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支配,称思维插入。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掠夺走了,称思维被夺。9.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思维活动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意愿的支配,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了。10.病理性赘述:患者不觉得自己说话啰嗦,不听劝说,坚持要按他原来的想法把话讲完。11.病理性象征思维:患者主动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12.词语新作:患者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成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意。13.逻辑倒错性思维:患者的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缺乏逻辑根据,尽管如此,患者却坚持己见,不可说服。㈡思维内容障碍1.妄想: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特点:①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②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10种)⑴关系妄想: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⑵被害妄想: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⑶特殊意义妄想:认为周围人的言行、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⑷物理影响妄想: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⑸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⑹自罪妄想(罪恶妄想):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甚至是罪大恶极。⑺疑病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严重的疑病称虚无妄想。⑻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对其不忠,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想方设法找证据。⑼钟情妄想(被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⑽内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未经其语言文字表达,别人就知道了。●按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两大类)⑴原发性妄想: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①突发性妄想②妄想知觉③妄想心境]⑵继发性妄想: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2.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脑海中。[①强迫性回忆、②强迫性穷思竭虑、③强迫性计数、④强迫性怀疑、⑤强迫性对立观念]3.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