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真实世界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校本案例《简易桌子的设计与制作》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撰写者:徐李强联系电话:18970309072一、校本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特别是网购家具用品,就面临着组装问题:网上购买家具,如果商家不提供安装服务,就得自己组装,有时候自己不太懂的话,即使是对照着说明书安装起来也会比较费时间。针对我们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此类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以此为契机,以我们平常所使用的桌子为例来设计制作一些能简易安装、方便拆卸、方便组装富有个性的桌子?通过此校本案例以此来形成学生们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的技术素养。二、校本案例主题:生活需要创意,创意源于生活三、校本案例主题创建理念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发现亲自动手设计、亲自动手制作简易模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具有以下诸多好处:1、能提高学生们的创意素养、发散学生们的开拓思维,由于学生们需要自己设计具有简易安装、方便拆卸、方便组装的桌子,必须放飞自己的思维,互相印证各自的思维理念。此过程将大大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2、在制作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生活中基本工具的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以此提升学生们以后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3、学生们在亲手制作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四、创建目标推广学生们的亲手设计制作活动,初步形成学校技术学科的文化特色;开设技术学科校本案例,形成课程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加强学生专业小队的建设,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其他技术创意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生产制作工厂单位、工厂技术工人的联系,广泛吸收外部优质资源,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全面提升训练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扩展我们的技术创新文化内涵。我们提出的口号是:生活需要创意,创意源于生活。五、教学实施过程本案例教学内容是《设计的一般过程》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这一部分是一个整体论述,为深入学习后续章节作铺垫。通读教材,我觉得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尤其是顺序安排上,前后知识的衔接很科学。学生通过本章学习,体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能理解遵循科学的设计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增强自身的技术素养本节教学内容课本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为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根据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建议同时基于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用“简易桌子的设计与制作”的案例代替了课本的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从而获取具体而形象的认识,通过亲身参与设计过程的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形;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同时由于案例的设计可以产生多种方案,可以让学生理解设计过程是一个方案需要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对制定设计方案的案例分析,在此过程中感受和经历设计的全过程建议学时2课时。1、教学对象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前面章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对于技术及设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是学生以前很少会有设计的意识和设计的理念。学生对于设计的过程还充满陌生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因此如何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有关于设计的一般过程的认识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争取让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上系统的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2、教学目标分析认知性学习目标:(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2)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多个方案。技能性学习目标:(1)能够对设计的过程使用多种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和改进、逻辑推理思维等等。情感、态度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设计来源于生活,是需求推动了设计的发展,需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