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一政治《政治生活》2.3.2政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内容和解析内容:《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它是在学习第三课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工作原则的阐述,进一步说明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点明第三课的主旨。本框分三个目。第一目“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是本框的情景导入。第二目“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本框的情景分析,也是本框的重点,包括两个层次。第三目“求助有门、投诉有道”是本框的情景回归,是对本框知识点的升华。解析:当前社会对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各种行政行为的评价各有各的说法,意见不一。中学生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很容易接触到各种社会现象,听到不同的社会成员对我们政府的各种评价。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头脑便有了自己对我们政府的看法。而由于部分社会成员没有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往往有以偏概全的狭隘思维的影响,看到少数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便认为所有的政府官员都是一样的腐败,对我们政府产生负面的评价。这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削弱了政府的权威,阻碍了政府的施政,降低了政府的效能。所以有必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们的政府,学会怎样处理公民和政府的关系。对中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政治性教育,以使成长中的中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二、目标和解析目标:1理解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2了解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和方式3关注我国政府的表现,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参与评价政府,培养现代公民意识。解析: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我国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三、问题诊断分析:该框知识是学生情感转变最难的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少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的存在,使一些学生已经形成对政府的负面评价。但同时由于这部分内容符合高中生关注社会的需求,即使在他们在对政府性质这方面理性认识比较少的前提下,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应该比较高。所以通过本课教学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府观、公民观不仅有一定的难度,还有挑战性。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本节知识梳理目标检测配餐作业(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1、教师(即兴演讲):为人民服务——张思德的故事1944年9月5日,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警卫员张思德在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了,主席毛泽东得知后为他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十分沉痛的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因为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今天看起来是那么的熟悉,却是一代伟人对人民公仆的毕生要求。人民公仆为人民,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责任却是什么呢?带着这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即兴演讲、回归历史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张思德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公仆和政府的使命,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引出新的学习主题:《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2、导入新课内容: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活动设计二:“探索发现”(创设情景)3、案例引入,情景导读指导学生阅读39页《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教师设疑探究(1)“说一说”市长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2)“想一想”假如我们是该市市民,市长的承诺与我们有什么关系?(3)“议一议”市长代表市政府作公开承诺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4)“辨一辨”不少政府存在负面评价是否和政府性质相矛盾?4、各小组汇报,学生回答(略)5、教师简析释疑,通过解读案例,导出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为民排忧解难的政府。设计意图:师生交流讨论,教师利用此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材料反映的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政府最关心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体验我们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让学生在情景探究中落实本框的第一目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