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千真万确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4.学习马克•吐温宽阔的胸怀和聪明的智慧。教学重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马克·吐温宽阔的胸怀和聪明的智慧。教学难点:复述课文,掌握复述课文的方法。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了解版块特点。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版块---幽默(板书)。2.说说看,在以前的学习中,“幽默”这个版块的课文有什么特点?(课文一般都比较短小,但其内容却十分有趣,有的还向我们揭示了一些的道理。课文看似很浅显,但实际上内涵却十分深刻。)3.学习幽默这一类的课文,我们重点应该学习什么?(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4.教师交代本单元的训练点:还要能够复述课文。二、揭示本课课题。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新课,齐读课题——《死是千真万确的》。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谁来解释一下课题?千真万确:形容情况非常确实。3.用“千真万确”说一句话。4.课文是说谁的死是千真万确的?5.把你搜集到的关于马克•吐温的资料汇报一下。(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三、汇报预习情况。根据自己在家里的预习情况,有步骤的进行汇报。11.汇报读文情况。纠正字音:讣告亲戚吊丧(多音字)报道(不要读成“报导”)根据学生的读文情况,采用指读、齐读的形式,把课文读通顺。2.汇报自己的识字情况。3.报生词理解情况。4.报课文的主要内容。5.汇报本课会写的字。愚:第七画是竖,第八画为提丧:下面没有一撇。遣:上面是个“中”字,不要和“央”字上半部分混淆。6.修改预习本中的错误。7.汇报自己对课文不懂的地方。板书设计:死是千真万确的愚纽刊讣戚丧谴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4.学习马克•吐温宽阔的胸怀和聪明的智慧。教学重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马克·吐温宽阔的胸怀和聪明的智慧。教学难点:复述课文,掌握复述课文的方法。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生字。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新授21.这是一个幽默故事,同时也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都要有起因、经过、结果。2.自己读课文,找出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事情的起因。A了解“愚人节”的来历(见后面的“补充资料”)。B即使是这样一个日子,发表一个这样的消息,你觉得这样的做法怎么样?(为后面“大家纷纷谴责”埋下伏笔。)4.学生从经过中找到依据。5.当人们看到马克•吐温还好好地坐在那里写作的时候,才明白什么?(他们被愚弄了。那不过是个愚人节的玩笑。)6.被愚弄的人们非常的气愤,难怪会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社。7.结合刚才的理解,再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谴责”和“造谣”的意思。8.用“谴责”或“造谣”造句。9.如果你是马克•吐温,你知道有人说自己已经死了,还折腾了这么一大堆的亲戚朋友,你会怎样说,怎样做?10.可马克•吐温是怎样做的呢?在文中画出描写马克•吐温的表情语言的句子。并把自己读后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三、讲故事,感受马克•吐温的幽默和智慧。(见“补充资料”。)四、复述课文,学习复述课文的方法。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在学习课文时抓住的重点的词句,复述课文。五、作业。1.继续搜集幽默的故事,准备开一堂“幽默故事会”。2.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死是千真万确的愚人节马克·吐温幽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