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童趣》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2、理清作者对童年趣事的记叙。3、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4、学习具体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文言词句,对“物外之趣”的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2、李白的那首《古朗月行》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的是一个天真的小孩子对月亮的想像,今天我们将结识另一个孩子,他也很天真,很愿意联想,但他不是再看月亮,而是对其他的事物发生了兴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作者)一、相关知识介绍:(1)简介作品及作者《闲情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作者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清代苏州人,文学家。沈复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沈复写《浮生六记》,忆及童年时仍充满童心童趣,这是很珍贵的。(2)解题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浮生六记》包括:《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题目《闲情记趣》中,“闲情”:清闲、无拘束时的情致;“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3)文言文介绍: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这是我们学习语文以来第一次正式接触文言文,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入门”,所以先来讲讲学习古汉语的方法。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1、熟读、背诵课文,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2、用心领悟,见“言”而知“意”;3、注意不断积累词汇。二、了解文言文的特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句式变化。三、文言文翻译要注意的几点问题:1、抓住关键字词。2、不译的字词。3、用现代汉语的句式代替古代汉语的句式。(意译)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二、学习课文:1、拼音与重点实词[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藐(miǎo)小[故]所以。[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拟作]比作。拟,比,比拟。[向]接近。[昂首]抬头。昂,抬。[项]颈,脖颈。[素帐]未染色的帐子。[徐]慢慢地。[观]看,观赏。[果]果真。[唳(lì)]鸟鸣。[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定神]使精神安定。[砾(lì)]碎石、碎瓦。[壑(hè)]坑谷、深沟。[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兴]兴趣。[盖]有“原来”的意思。[为(wèi)]被。[方]正。[鞭]用鞭子打。[数十]几十。[驱]赶,驱逐。心之所向之: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所向:名词性短语,指想像的景观。昂首观之之:指“群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强之:代“昂首观之”的动作。舞空:即舞于空,介词“于“省略徐喷以烟:即以烟徐喷之。宾语“之”省略,介宾短语“以烟”置于“喷”后。作……观:即“当……看”以……为……:把……当做…………为所……:表被动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3、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预习资料初步理解课文。4、通假字:“强”通“僵”,僵硬的意思。5、成语: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6、学生再次齐读课文。三、诵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找一找文中的画龙点睛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