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新词,掌握1个多音字,认读6个字。2.会用诱人和郁郁葱葱造句。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5.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6.了解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产生喜爱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夏天景色的特点,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检查自学情况,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新词,掌握1个多音字,认读6个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字词教学难点:个别字的音形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9、美丽的小兴安岭学生汇报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二、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指名读生字(1)注意:涨膝的读音二类字:栎淙蘑菇舔的读音(2)多音字:舍分小组读字2.分清字形:葱的中间不要少写一点。膝的最后4笔是点、提、撇、点3理解字词:诱人:吸引人,招引人抽出:长出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名贵:著名而珍贵4、自读课文,做到正确。三、读熟课文。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12.再读课文,争取正确流利。3.同桌互读互评。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5.自读自查。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五、给课文分段说明分段理由。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第三段:第七自然段。五、作业。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3.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4.了解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产生喜爱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夏天景色的特点,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一、审题质疑、初读课文。板书课题引情激趣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江山如画,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个地方游览一番,去哪儿呢,老师先来考考大家,来,看屏幕(课件出示)这是我国的地形图,老师要带大家游览的地方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一个著名的山脉(点击课件),能猜出这是哪儿吗?生回答师:那就让我们跨越距离的障碍一起飞到小兴安岭的怀抱中吧(播放课件)师引导:游览了小兴安岭以后,想说点什么吗?那如果让你来形容一下小兴安岭,你想怎么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写出板书)二、学习课文。(一)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段你们知道了什么?2(2)从哪些地方看出树多?(出示红松、白桦等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特点)(3)自由读,指导读,体会“绿色海洋”的美。(二)精读“春夏”,探疑结法。“春”老师领学,“夏”老师引导学,“秋冬”学生自学。我首先说一说“春”段的学习过程:(1)指名读:找一找描写了哪些景物?(2)轻声读:想一想,这些景物怎么美?这一问题:旨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抓特点”来写的,从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3)重点理解描写树的句子。首先:作者为什么用“抽出”而不用“长出”,这个问题看我的直观演示。然后,教师范读描写树的句子,学生仿读培养学生听、读能力。(4)引读,这一段:师说,春天来了!(学生读写树木的句子,以下类推)山上的积雪怎样了!小鹿什么样,……河里有什么……”(描绘了春天来到,万物复苏,到处一派生机的景象,学生读后再能想象画面,概括出春的特点)夏段的学习过程基本和春的相同。首先师生共同回忆“春”的学习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出学习方法,探疑方法。一、读找景物。二、读写特点。三、读悟其情。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