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不列颠尼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1.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二、预习导学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有错别字的一项()A.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B.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C.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D.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解析:B项中“旗秆”的“秆”应该为“杆”。答案:B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矜持(jīn)噙住(qín)签订(qiān)B.肆虐(nuè)迂回(yū)瞩目(zhū)C.率先(shuài)溃口(kuì)梦寐(mèi)D.邀请(yāo)浩瀚(hàn)遨游(áo)解析:B项“虐”应读“nüè”,“瞩”应读“zhǔ”。答案:B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营造气氛。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要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视频欣赏——《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有何象征意义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下面让我们走进《别了,不列颠尼亚》,看个究竟。2.推进新课问题1、什么是新闻(消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问题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1、when:何时2、where:何地3、who:何人4、what:何事5、why:何因6、how:何果问题3、消息的特点: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问题4、消息的结构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4〉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5>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3.疏通文意,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深入探究,逐段赏析。问题4、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学生分组讨论,课件并展示图片)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问题5、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学生讨论,课件展示)时间地点主要事件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1997年6月30日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1997年6月30日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1997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1997年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问题6、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