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专题1第三单元、《化学2》专题1知识回顾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一)、原子结构:原子的表示方法::原子: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阳离子:(aAm+)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阴离子:(bBn-)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二)、同位素:同位素。(要点)两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不同原子如:氢元素的同位素有,碳元素的同位素有,氧元素的同位素有,氯元素的同位素有。(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到远,能量是按由到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把能量最、离核最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个),次外层不得超过个(四)、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序数===周期序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O、F除外)最高正价+|负价|=(H为2)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周期表结构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周期:族:三短(第、、周期)周期个:三长(第、、周期)一不全(第周期)七主(A)(第、、、、、、族)族个:七副(B)(第、、、、、、族)0和Ⅷ(3列)(二)、元素周期律: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金属性和、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变化。2.元素的性质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3.元素周期律是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三)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重点、难点)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①原子半径越;①原子半径越;②单质的性越强;②单质的性越强;③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越;③与氢气反应越;生成氢化物越;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性越强。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性越强。同周期与同主族的变化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结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性质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H2最高价水化物的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以第三周期、第IA、ⅦA族为例:第三周期: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由易到难的顺序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金属性:>>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非金属性:>>>第IA族: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由易到难的顺序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金属性:>>>>第ⅦA族: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非金属性:>>>>三、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定义离子键:共价键:形成过程得失电子共用电子对成键微粒成键元素实例表示方法(任举一例)分子间作用力:定义分子间作用力仅存在于由构成的物质,它的作用力比化学键(“强”或“弱”),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的和的重要因素之一。能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表示常见微粒或物质元素(原子)符号NaMgAlHOSFCl原子电子式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离子符号离子电子式用电子式来表示以离子键结合的物质,AB型:NaClMgO(KClCaO等)A2B型:Na2OK2S(Na2SK2O等)AB2型:MgCl2CaCl2(MgBr2CaBr2等)拓展:Na2O2NaOHNH4Cl用电子式、结构式来表示以共价键相结合的物质单质:H2N2(F2Cl2等)化合物:HClH2ONH3CH4拓展:CO2H2O2CCl4四、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及晶体类型的关系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定义/构成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