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课文重点,总结出主要描写对象——豪猪的特点2、学习本文拟人的方法,揣摩文章细腻而生动的语言。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关于人类生存的启示。一、导入:请同学谈谈自己对“绅士”的理解,引出“森林中的绅士”——豪猪。二、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0年任《小说月报》主编。同年12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民国日报》主编。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30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后,到武汉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主编《文艺阵地》。1938年冬,赴新疆任教。1940年5月到延安。1940年底到重庆。后又到桂林、香港,担任《大众生活》编委。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动摇》、《追求》合为总名《蚀》的三部曲,引起强烈的反响,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1933年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三、阅读课文积累基础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踱步()无病呻吟()逍遥自得()摇曳()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①得天独厚:②优游自在:③无病呻吟:④逍遥自得:四、自读课文,思考问题:(一)文章的标题有什么特殊意味?(二)散文的“形”1、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分析:满身钢针似的刺毛,刺毛的作用在于:(1);(2);(3);(4)。2、作者称豪猪的“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体现在什么地方?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对应之处后,再进行概括。(1)形态上:(2)行动上:(3)待人接物:(4)日常生活:(5)遇敌反应:(6)娱乐方式:3、这种“得天独厚”的“绅士”豪猪为什么面临“绝种”之忧,作者对这种状况给出了几种可能原因?作者虽然没有下结论,但是他倾向的结论是什么?分析:(三):散文的“神”1、讨论探究:揣摩文章的结尾:“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这种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让人“寒心”?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因让人寒心的生活方式而有绝种之忧,作者写这些仅仅是介绍森林中的一种动物吗?有何深意?五、作业布置作业练习54森林中的绅士答案二、整体感知文章的标题有什么特殊意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准确概括了豪猪的本质特征统摄全文、画龙点睛板块一:散文的“形”1、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分析:满身钢针似的刺毛,刺毛的作用在于:(1)可以与同伴保持相当的距离;(2)当它从高处跌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损害;(3)落水时,可起到救生衣的作用;(4)是绝妙的自卫武器。2、作者称豪猪的“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体现在什么地方?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对应之处后,再进行概括。(1)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2)行动上: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3)待人接物:保持距离,有分寸(4)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逍遥自得(5)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6)娱乐方式:无病呻吟3、这种“得天独厚”的“绅士”豪猪为什么面临“绝种”之忧,作者对这种状况给出了几种可能原因?作者虽然没有下结论,但是他倾向的结论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两段有明确的回答)分析:豪猪那种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生物进化史上优胜劣汰是客观存在。板块二:散文的“神”1、讨论探究:揣摩文章的结尾:“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这种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让人“寒心”?分析:此问题引导学生对豪猪的生活方式的实质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自由作答,只要能言之成理,看出这种明确:因为豪猪的生活方式实质就是一种懒散、无所用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即可。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因让人寒心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