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邓晓莉第一页,共三十七页。概述•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临床表现研究进展•诊断标准研究进展•治疗研究进展•其它第二页,共三十七页。发病机制进展•致病因素–遗传CriswellLA.TheRheumatologist.2022,February26-32.第三页,共三十七页。发病机制进展•致病因素–遗传Petri.Lakattaetal.AmJMed.1994;96:254-59.第四页,共三十七页。发病机制进展•致病因素–环境因素•紫外线:春天易复发•药物/添加剂:紫锥菊、复方新诺明•吸烟•感染:EB病毒、CMV病毒•硅•水银•杀虫剂第五页,共三十七页。临床表现进展•疾病表现形式•慢性活动模式〔50%〕•复发-缓解模式•维持缓解的比例小、持续时间短第六页,共三十七页。SLE分类诊断标准(1997)1、颊部红斑2、盘状红斑3、光过敏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7、肾损害:尿蛋白0.5/24小时或3+或细胞管型8、神经系统异常:抽搐或精神病9、血液学异常:溶贫或白细胞<4000/mm3,或淋巴细胞<1500或血小板<103/mm310、免疫学异常:dsDNA抗体(+)或抗心磷脂抗体(+)或Sm抗体(+)11、抗核抗体阳性*以上11项中先后或同时至少4项阳性者可诊断。敏感性97%、特异性89%第七页,共三十七页。临床标准1.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狼疮2.慢性皮肤狼疮3.口腔或鼻咽部溃疡4.非瘢痕形成引起的脱发5.滑膜炎:医生观察到的两个或以上肿胀关节或者伴有晨僵的关节压痛6.浆膜炎7.肾脏:尿蛋白/肌酐异常(或24hr尿蛋白>500mg)或红细胞管型8.神经系统:癫痫发作,精神异常,多发性单神经炎,脊髓炎,外周或颅神经病,脑炎(急性精神错乱状态)9.溶血性贫血10.白细胞减少(<4000/mm3,至少一次)或淋巴细胞减少(<1000/mm3至少一次)11.血小板减少(<100,000/mm3,至少一次)免疫学标准1.ANA高于正常值2.抗dsDNA抗体高于正常值(ELISA方法要两次均高于正常值)3.抗Sm抗体4.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试验假阳性抗心磷脂抗体(两次异常或中高滴度)抗-β2GP15.低补体:C3;C4;CH506.直接Coombs试验阳性(非溶血性贫血)肾活检证实为狼疮肾炎,并且ANA+或抗dsDNA+或满足4条标准(临床和免疫学标准至少各一条)SLICC对ACR分类标准的修订(2022)ACR2022:94%,92%(ACR1997:86%,93%)第八页,共三十七页。非瘢痕性脱发第九页,共三十七页。•患者宣教•对症治疗•去除预后不良因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其他药物:HCQ、NSAIDS、植物药•生物制剂•免疫吸附•干细胞移植•无重要脏器损害•病情稳定1年或以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停药半年•激素小剂量维持〔≤10mg/d〕治疗进展第十页,共三十七页。SLE治疗的专家共识--EULAR一般治疗无脏器受累者:抗疟药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或激素不能减量者:可考虑硫唑嘌呤,霉酚酸酯,MTX神经精神性狼疮加用免疫抑制剂抗磷脂综合征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流产;雌二醇类药物增加血栓的风险狼疮肾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可有效阻止终末期肾病进展;6个月无效患者需考虑强化治疗妊娠与狼疮羟氯喹安全;泼尼松龙、硫唑嘌呤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无定论;霉酚酸酯、CTX和MTX应避免重视伴发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骨质疏松(AnnRheumDis2022;67:195)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治疗进展•糖皮质激素的危害•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心血管风险增加•对患者脏器损害的“奉献〞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糖皮质激素的危害百分比(%)器官损害25.2肌肉骨骼系统15.0神经精神系统12.6眼睛11.7肾脏10.4肺10.1心血管7.4胃肠道7.4皮肤6.1糖尿病5.5周围血管2.5恶性肿瘤1.2卵巢早衰※※※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治疗进展•羟氯喹的益处–降低复发–对妊娠的帮助–降低血脂–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血栓的发生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证据质量抗疟药高SLE活动性降低(包括妊娠期)CQ/HCQ降低死亡率CQ/HCQ中增加BMDHCQ预防血栓事件CQ/HCQ预防不可逆的器官损伤HCQ低减少严重的复发HCQ辅助LN的缓解HCQ对血清的血脂的有益作用CQ/HCQ预防骨坏死HCQ延缓SLE的进展HCQ预防癌症CQ/HCQ非常低1–25(OH)2维生素D水平的减低HCQ动脉粥样硬化的减少CQ抗疟药治疗SLE的效果分级AnnRheumDis2022,69:20~28第十五页,共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