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宁州镇甸尾小学李红萍教材简析:《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一篇通讯。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课文浓墨重彩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将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设计理念: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凸显学段目标3.以读为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教学要点: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学习生字词第二课时(如下)教学过程一、音乐欣赏,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现在我们来欣赏这首歌。(播放VCD歌曲《为了谁》,让学生边听边看画面,进入情境)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赞扬谁的吗?生齐答。(人民解放军)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那为什么要赞扬他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0课,走进1998年的夏天,走进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3、生齐读课题(22.大江保卫战)二、初读课文(10分)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读通。2、读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感悟1、出示长江地图,师述: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江,她哺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长江风景秀丽,气势磅礴。可是一向温顺的它却在1998年的夏天发生特大洪水灾害。让我们一起来亲眼目睹一下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吧!放录像过渡: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抢险救人的感人场面。三、学习“大堤抢险”学习课文第二段1、快速浏览课文2——5小节,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个感人场面?2、集体交流:(板书:板书:保大堤、战洪水、救灾民3、出示学习要求。默读2——5自然段,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地写下自己的体会(可以是几个词语)(2)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4、交流,哪些句子最令你们感动?(一)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1)(课件出示)“四百多名官兵……出现了”,(救援行动的神速)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个人或小组品读。(2)(课件出示)“官兵们肩扛……保住大堤”,读后谈体会。保住大堤的决心、奋不顾身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能看出来的?(赤脚奔跑来回穿梭全然不顾鏖战伤痕累累“!”)(课件突出重点词语)②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指名读。③还有令你们感动的句子吗?继续交流。(3)(课件出示)“狂风卷着巨浪……伤痕累累”读后谈体会。哪些词句可以看出?①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谁来把这种豪壮之情朗读出来?②指名读、齐读你们愿意加入这抗洪的队伍中来吗?战士们,狂风来了怕不怕?暴雨来了怕不怕?巨浪来了怕不怕?对,英勇的战士们,让我们一起高喊:[出课件读:狂风为我们呐喊。。。为我们加油]听!远处又传来了官兵们的呐喊声:抗洪口号:想象:几个小时的鏖战。出示课件再现当时的一幕幕动人的情景。(4)此时的长江大堤上是:“风声……”提问:你们读出了什么?(乐观、与人民心连心)过渡:战士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伟大的抗洪精神令我们感动,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战斗中,涌现了许多英雄的事迹,黄晓文就是其中的一个。(二)、学习画面之二:铮铮铁汉1、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