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英语教学生活化之我见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是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可是由于在平常生活交流沟通中,几乎很少能用到英语,周围既没有学习英语的气氛,也因为长期受制于拼音的影响,以致于许多同学都羞于开口说英语。这样大大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创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英语的感染,使他们明白生活中不但的语文数学,同样英语也在我们身边。下面,我就如何进行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学习环境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把英语学习生活化,才能真正地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轻松学习。要让学生觉得每天生活在英语的氛围中,才会在不知觉中学习英语。而在学校里,教室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充分利用班级里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扇窗户、甚至每一件物品,让它们在班级中也能“说英语”。比如:在班级一角设置英语吧,贴上水果、动物等并标上英语单词或句子,(当然这些物品可以由学生自行动手制作)、也可摘抄一些儿歌或者幽默笑话等贴里里面。还可以在黑板报里留出一角,让学生轮流并自由地在里面造句,写写自己喜欢的单词或句子与大家进行分享;还可以在班级的每一件物品上都标出英词单词,如门(door)、黑板(blackboard)、电视(TV)、窗户(window)……,即使学生上课时开小差或者左顾右盼时,也能将这些单词映入眼帘。如此场景,让学生实实在在生活在英语的氛围中,每天看到时就会想一下或者看到物品时就会脱口而出英语单词。课间十分钟可以让学校广播室播放一些英语的歌曲、童谣和一些英语小故事。这样,学生接触得越多,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就越浓。二、教材内容生活化:闽教版英语教材本身内容就是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教材中也大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当我们翻开这本书就可以发现编者设计了一群与学生同年龄的中外小伙伴王涛、李红、陈玲、胡平、莎莉等,让学生跟着这些同年龄朋友一起学习一些生活的情节对话和故事,还应用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插图进行展现。学生可以跟着这群伙伴一起去吃饭、过生日、去购物,跟着他们去农场学习动物、一起去郊游、一起过六一、过节、过年等。教师应结合这样的教材,通过多媒休手段,让学生对语句进行拓展,将这些插图丰满起来,形成一个个生活的片断场景。如教授Family这课可以让学生带来家人的照片介绍家人让学生主动学习、去表达并互相交流。当然,还可以添加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语句作为教材的补充。在学习完26字母后,可以拓展我们常见的一些缩写单词如:KFC、WC、TV……,或者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些有意思字母。这些都能成为生活中的英语教材,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英语的感知,并促使学生在平常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寻找更多的英语元素。让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不但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想像空间,而且能刺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将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三、教学情境生活化: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英语课堂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来设计情境,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话能力和灵活使用语句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表演也可模拟生活中的情景:问路、打电话、购物等,由学生自由发挥对话内容,并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表演。这样把学生置身于情境表演中,让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看、去听、去说、并感受气氛,从而能达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基本技能。如我在教Shopping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自备一些实物(水果、文具、服饰)和一些售货员和一些人物的头饰,并让同学生戴上。然后再将班级分成几个区域,设置成书店、文具店、水果店、服装店等去进行购物,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表演着,并对一些句式如:CanIhelpyou?Howmuchisit?Doyouwantone?Yes,please.No,thankyou.等礼貌用语尝试使用,基本上也能用到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