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课外活动的教学思路中学美术课外活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能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弥补课堂教材内容安排整齐划一、统一要求的缺点,以满足部分学生对美术特殊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发展中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培养初级美术人才服务。现根据我的教学经历,就中学美术(素描)课外活动教学现状,总结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辅导过程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参加美术课外活动的中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年级,他们各方面能力极不平衡。有的学生有一定基础,有的没有,面对这种不是同一水平线的学生,教学方法不可能像上大课(课堂教学)一样统一讲解,统一教学,而应该注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注意他们的闪光点,扬长避短。我根据学生的素质层次,确定了教学目标:七年级(包括初学的高年级学生)寓教于趣;八年级的学生(包括有基础的低年级学生)寓教于理;九年级学生(指基础较好的学生)寓教于能。从兴趣、理论、能力三个培养目标去选择我的教学思路;“启迪学生智力,培养能力,鼓励创新”。二、进行学生之间经验交流,使他们能力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绘画知识,造型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绘画水平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根据这一特点,在中学美术课外活动中,不同能力的学生之间要适当进行经验交流,如举行绘画实践交流活动,让那些后进的学生听从那些画的较好的学生介绍他们是如何画出来的经验并让画的较好的学生作适当示范,因为同龄人的画,更能激励学生达到目标,使那些后进的学生学有榜样,画画就有劲头,形成一种你逐我赶的气氛。同时还可以安排同一教学内容比如:画静物素描写生,在画室里摆上几组不同难度的静物要求学生们一起画,在练习时给予学生们一定时间交流,互相学习,每一组静物画完后,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分析各幅画的优劣,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教师讲解各幅画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的办法,同时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因为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强他们的上进心。三、定期讲评学生作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生的素描学习中完成作业时是相差不多,待他们完成差不多时教师给予讲评,一般采取集体评价方法,先由老师总结这次活动的效果:哪些同学有怎样的进步,哪怕基础较差也需要肯定的方面。然后由大家来补充,不足的方面怎样修改,可请同学进行示范,也可请老师演示,或者大家先评价,再由老师总结。四、组织学生“读”画针对学生写生情况适当安排一些临摹练习,提高学生读画能力,让学生如何读,如何读懂一些优秀作品的造型明暗、虚实、空间感等表现,这样让学生在临摹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五、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展,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校外比赛美术作品展包括校内和校外的,主要针对设在校内的展览,不管是教师作品展还是学生作品展或者师生联合展览无不提高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特别是学生的作品展让他们看到跟自己年龄相近的同学的作品,很受感动和启发使他们产生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美术课外活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可以经常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比较大型的画展,让他们大胆地进行创作,必要时给予指点。如果学生作品一旦获了奖,那简直是让学生信心百倍了;同时,差生也觉得自己应加紧练习。因此参加校外的美术比赛或展览同样可使学生在各方面能力得到相应培养。总之,中学美术课外活动的教学方法很多,有待以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