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VIP免费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_第1页
1/32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_第2页
2/32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_第3页
3/32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存在着模糊认识,对二者的差别了解太少,当然如何对待二者也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以致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有人还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为此庞朴写了本文。背景资料作者简介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安,汉族。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儒家辨证法研究》等。检查预习注音与时俱进与会媲美刮垢磨光自戕蜕除昙花一现钳制攻讦一蹴而就威慑孕育一大摞yǔyùnpìgòuqiāngtuìtánqiánjiécùshèluòyù比较对象概念特点举例传统文化文化传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下表的填空:比较比较对象概念特性举例传统文化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遗产)时代性民族性民族服饰古典诗文生活习俗宗孝观念文化传统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民族精神)实践性共同性惰性渐变性功名思想尊老爱幼天人合一爱国精神再读课文,探讨问题1.传统是什么?2.“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4—7节:传统文化1.什么是“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有何特性?3.“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情况?4.后人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8—13节:文化传统1.什么是“文化传统”?2.文化传统形成的条件是什么?3.文化传统有何特点?4.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有何关系?1.文章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2.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3.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作者是什么看法?4.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再读课文,探讨问题1.文章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因为这是一篇关系型议论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剖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与联系,以便读者能够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部分中,文化传统也就是民族精神对现实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作用,对民族趋向的关系,都比传统文化重要得多。基于此,作者也就用较多的篇幅来论述这个问题。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蜂蜜”与“蜜蜂”龙形图案——传统文化对龙的崇拜——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外在表现形式,文化传统是精神内核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爆竹声中一岁除检测:结合下图,谈一谈“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在图中的体现。2.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2.——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2.作者论述这个问题,是要我们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古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弃其落后的保守的东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东西,促使传统不断发展与进步。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3.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作者是什么观点?4.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节选.作者学识渊博,学术造诣颇深。本文所论述亦颇深,我们却并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呢?选取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谈谈理由。写作特点: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作者注意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句式的变化,整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