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素质练习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教学。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极点现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二、教材分析: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根据调查,我国中学生800米和1000米跑成绩下降最明显。专家们分析,耐力素质下降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少,运动强度过小,尤其是长跑活动减少;此外在学生中怕苦怕累思想严重。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深有体会。然而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手段则是耐久跑的锻炼,而学习耐久跑技术是学生最为被动、最不愿学习的运动技能。那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心愿。因而本人把枯燥的耐久跑练习转化成在高强度高密度的状态下多器材循环使用的教学,以4人为一组,通过跳绳、排球、仰卧起坐、俯卧撑的形式递进式教学,最后引用篮球裁判员体能莱格尔跑达到课的最大强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耐久跑的各项技术,从而使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心理障碍,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从而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三、教学过程及重难点重点:运动中呼吸的节奏要协调和跑的节奏感要强难点:当出现极点现象时,要以顽强的意志和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运动节奏跑下去,迎来第二次呼吸。热身活动:通过变换图形的慢跑,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行进间徒手操达到热身。实践和提高:在通过各组器材循环练习—规定时间内完成-往返跑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到达最大强度后的调整。身心调整:通过放松活动,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调整。四、安全防范:课前服装及尖锐物品等的检查,身体不适者安排见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场地器材安排再次检查。每组小组长负责制,严格要求课堂纪律。在练习中出现问题及时发现解决,扼杀在萌芽状态。五、预计运动负荷与目标:预计学生通过本次课学习,85%以上学生懂得应用耐久跑技术进行体育锻炼。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预计本次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最高心率17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35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50%左右。六、场地与器材:学校篮球场;跳绳11根,排球11个,小垫子11块,任务卡11张,笔11支,秒表一只。耐久素质教案班级:初二(1)班人数:44人授课教师:李萍时间:2012.3.30学习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极点现象。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耐久跑,发展有氧耐力,促进身心健康。3、身体健康目标:利用各种练习手段发展学生的体能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提高心肺功能。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获得成功体验和愉快感。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内容耐久跑:素质练习莱格尔跑步骤学习内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组织形式目标检测准备部分5’1、课堂常规2、跑篮球场线(图2)注重呼吸和步幅的配合。方法:根据4人一组按任务卡上内容进行数字图形跑,看哪组完成最快最好!1、让学生在指定地点集合2、听取体委汇报出勤情况3、向学生问好,声音亲切。4、宣布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5、安排见习生6、以班级进行篮球场边底线跑练习1、体育委元集合队伍;2、体委汇报出勤情况。3、向教师问好,声音清晰。4、认真听讲,接受安全教育。5、见习生听从教师安排。6、根据老师安排进行练习练习队形1:××××××××××××××××××××○练习队形2:××○○××○○××○○××○○主动精神参与情绪创新能力基一、素质练习1、熟悉练习:跳绳、排球、垫子(仰卧起1、教师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逐个项目进行练习,4人完成后举手示意。1按要求完成练习,4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