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口语交际的实效性襄城区卧龙镇街东小学邓芹摘要: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探索性学习,共同构成了课程的目标体系,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注重口语交际教学,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同仁的共识。它是一项重要的,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多层次的多向互动中不断发展。关键词:口语交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向互动良好的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共同构成了课程的目标体系,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常是缺乏民主、平等和关爱的师生问答,或是问答不能进行下去时教师一人的独白,几乎没有对话交流的机会和氛围,学生听知和表达能力很差,他们不能迅速而准确地领会听知材料,说起话来,常常词不达意,不讲逻辑,啰嗦重复,语病严重。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口语交际重在口语的表达,也就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内容。至于用哪种方式说,如何说到“点”上,那就是口语的命脉所在了。在此,从这次襄阳市举办的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课,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浅谈一些粗略的看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伟大的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意味深长地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为此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尽量地使学生些生动形象的内容,极富感染而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融入到说的表达训练中去,有机地结合观察、思考、想象,这样通过思维组织出来的语言才会如潺潺流水,流淌在青山绿水间。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天性就是富于想象。教师要铭记这一特点有的放矢地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更为清晰、更为广阔,从更深层意义上点燃学生想象的导火索,相反地也可唤醒孩子脑中与其相关事物,为再创新设立了长远的阶梯。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找机会大胆发挥想象,拓宽思路,进行发散思维,各抒己见。并适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有了表达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海阔天空的想象力。谷城县吴丽老师执教的《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注重了创设情景,用各种图片勾起学生对父母关爱自己的回忆,引导学生说说父母爱自己的故事,并再次细化说话的要求,使之说得具体、生动、完整。通过个别说、个别评后小组交流,代表上台展示,学生评价,让全班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通过视频材料(孩子犯错,父亲严厉批评的情景)创设情境,引导他们思考并谈谈怎样回报父母的爱,由此升华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觉、自主意识不强,对各种学习活动完全是凭兴趣进行的,只有学习内容,交际形式新颖、活泼,学生才愿意说、乐于说。因此,要巧妙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产生交际的内在需求,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市第一实验小学刘育蕾老师执教的《奇妙的动物世界》先让学生观看《动物世界》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再指导学生用事先做好的一些相关的头饰、图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去介绍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动物,让学生进入情境交流,并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情景剧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二、师生交际,交流互动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该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赏识孩子的闪光点,正面评价鼓励。这样有利于和谐气氛的营造,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积极参与进来。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平时不善于交谈的学生,多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多些“夸张式”的表扬,多给他们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如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刘育蕾老师授课的《奇妙的动物世界》,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放下包袱,敢说,乐说。教学中,她尽力以微笑摸头等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以欣赏的眼光、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为了让孩子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