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1、孩童型:过度相信和依赖师长。这样的孩子往往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应于其年龄阶段应该具有的能力,大部分都替代孩子做了。包办的结果是:让孩子独立生活、应对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处理能力迟迟不能形成。说话、做事经常需要家长或老师为其做判断。有的还会撒娇。稍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向家长或教师打“报告”。其心理的内在特点是:只要有了家长和老师,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这样的孩子是长不大的。还有一种孩子,客观的身体发育比较晚,也同样会具有上述特点,幼稚的特性要更明显一些。2、成长型:开始具有独立意识。这样的孩子往往比较阳光,性格开朗,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由于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年龄阶段中,父母只做陪伴孩子的事,不随意代替孩子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孩子在成长中,能养成与他在每一个年龄段相适应的心理素养和应对生活的能力。到了六年级时,开始具有一定的成人意识,渴望独立自主,所以能比较大胆地与老师、家长沟通,同时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能充分表达出来。3、纠结型:因生理变化而提前进入到青春期。这样的孩子由于生理发育较快,提前出现了青春期的第二性征,长出腋毛、阴毛,其中男孩喉结长出,声音变粗,会出现遗精;女孩来例假,乳房发育。而家长和老师忽视了他们的这些变化,与孩子缺乏相应的沟通与指导。孩子在生理急剧变化中,会不知所措,又羞于谈论自己身体变化的事实,无处倾诉,过度压抑,在纠结和困扰中,就会变得易躁易怒。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让不明就里的成人感到莫名其妙。有的孩子甚至出现严重的叛逆行为,言行上故意冲撞师长,反成人的要求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