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加几、十几加几》教学案例合阳三小王小丽案例描述:一、复习激励师:“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吗?”(今天,老师带来许多苹果卡片,每个卡片后面都藏着一个数字宝宝,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出它,老师就把这个苹果送给谁...要求:看图,说出图意,再提出问题,并列式。10+3=1310+6=16二、学习“十几加几”你们真棒!现在我碰到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帮我吗?(能)出示苹果图。要求:看图,说出图意,再提出问题,并列式。生:盒子里有12个苹果,盒子外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列式:2+3=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12+3等于几?(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得出结论:①从12接着数13、14、15。②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出示气球图。要求:看图,说出图意,再提出问题,并列式。(请你来当当小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三、引入游戏,巩固练习⑴、“计算小能手”以抢答的形式,准确、快速的算出铅笔卡片上的算式,看谁获得的“铅笔”最多,谁就是今天的“计算小能手”。⑵、“摘桃子游戏”为了感谢大家帮助,送给大家一颗大桃树,上面结满了桃子(画在黑板上的桃树中贴上桃子卡片)每个套子上都有一个算式看谁收获的最多?案例分析:1、新课程下的教学课堂要求是开放的,气氛是活跃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参与。所以在新课前的复习阶段,采用了猜数的游戏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充满兴趣中积极地复习了旧知。2、动手操作中,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交流、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喜悦。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过渡到新授课的内容,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习上。在讲授“十几加几”时,采用“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帮我吗?”“能”在学生洪亮的回答声中,我突然发现,一句引入问题的情景设计,却触发了学生的爱心,这是所始料未及的。4、在练习巩固中,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5、本节课师生间配合默契,合作顺畅。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目的。但也有些不足之处,对于学生的评价上,语言不够简练,提问时未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教学随笔合阳三小王小丽一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刚开始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课堂上所应该遵守的纪律。上课铃响了,老师进到教室,他们也不知道该把书拿出来,坐好准备上课,而是需要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等大家都坐好了,时间不觉已过了七、八分钟。上不了几分钟,又有学生开始动了。然后又需要整顿纪律,刚开始我会批评捣蛋的学生,"某某同学,你在干什么?上课不许讲话,你知道你不但自己没听到课,还影响了别人吗?"听了我的话,如果是高段的学生一定会不好意思,马上坐好了,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讲,这句话简直是对牛弹琴,一点作用也没有,他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气极了,叫他站起来听,他却用很无辜的眼神看着我。而这时,别的学生又坐不住了---整节课就是这样在整顿纪律和教学知识相间的过程中度过的。一节课上下来,真是腰酸背痛,一个字"累"。想不到一年级这么难教呀。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握好低年级的课堂纪律。经过多次试验,我觉得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如果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星星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现在我用大组比赛的方法来调整课堂纪律,效果也不错。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得好就给他所在的这一组加一颗星,如果哪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给他这组打个叉,下课后,一个叉抵一颗星,看哪组的星最多,这组就是胜利者。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礼物送给他们他们会很高兴很高兴的。这样上课纪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轻松,教学效果又好。一年级的孩子真可爱,作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