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与对策良好的人品官德是每名党员的终生“必修课”,是践行新时期好干部“五条标准”的内在要求,也是从源头上解决当前作风风气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基层干部是党的基层工作代言人,是与人民群众直面交流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代表了党员干部队伍整体建设质量,影响了国家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力。还代表了党要管党的政治要求是否落地生根,决定了国家政权的领导力公信力。一、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标准及要求党员干部人品官德的标准不同时期的要求有所不同。现在,提出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突出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习主席概括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就是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条标准”鲜明体现了以德为先的原则要求,为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当前“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要求。(一)忠诚是灵魂。“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每名共产党人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对党忠诚,最根本的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最重要的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最难得的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无私无畏。(二)为民是核心。为民是党员干部的属性和根本指向,是区别于其他道德的鲜明标志。当前,衡量一个基层党员干部人品官德合不合格,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看他能否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坎上、能否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习主席曾说,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三)务实是基础。实是一种道德、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又是一种气魄、一种能力、一种追求。务实是人生和人格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要有讲真话的品质,二要有重实干的韧劲,三要有弘扬实事求是的传统。(四)担当是体现。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优秀第1页共5页品格,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职责要求,担当大小,体现着基层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更反映了人品官德的高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每名基层党员干部树立宽广眼界和博大胸襟,大力弘扬和锻造敢于担当的品格。(五)清廉是底线。“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1〕基层党员干部是一手工作的直接操作者、责任人,在清廉上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底线就像一道坎,是做人的基石、处事的准绳,也是安身立业的法宝。基层党员干部守住清廉,就守住了我党的第一道反腐防线,守住了人生的根本,守住了家庭幸福,守住了人品官德的关口。二、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有效防治腐败、维护基层社会团结和稳定、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基层干部如果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就能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准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百姓衷心拥护爱戴。因此,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既是基层干部党员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推手,更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可靠途径。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这种先锋队的性质是在党员干部的德性德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名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就成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标志。基层党员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就极易导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滋生腐败,这损害党的执政形象和威信,玷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维护基层社会团结稳定、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的迫切需要。基层干部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始终是影响统治根基的重大问题,要维护基层社会团结稳定,就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