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色语文课堂几点做法长虹北路学校钟晓红在新课标提出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语文课堂也越来越热闹,各种花样,各种看头,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然而细细想想,总觉得缺少了点语文课应有的韵味——语文的本色。何为本色?即本来面目。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本色语文,就是还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语文回到传统的路子上来,不再为花样所烦恼,不再为人文性工具性而伤神,是简约而不简单的语文。语文课上,要让学生学“语”习“文”,学会语文知识,习得语文方法,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谈语文教学中也指出要平平淡淡教语文,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以真心跟文本、跟学生做平等对话,用真情与作者与学生做真诚交流;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经,把握“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八字诀,倡导一课一得,精讲精练。常态的语文本色课堂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在这里,针对本色语文课堂谈谈本人的几点浅见。一、本色语文的课堂应该凸显字词句训练的课堂。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这里的基础知识,简单点说就是字词句。如课文中的生字或标出的多音字,新出现的词语,文中修辞句或特殊的句型等,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都应该有设计,还应考虑学生的年龄段特点精心巧妙的安排。例如本校公开课,赵老师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一课时,就以小黑板出示本课生词,教学中还着重强调指出容易写错的生字“嚼”并指导书写:程老师在执教六年级的《和田的维吾尔》时,在检查预习环节,就巧妙的设计了“我说意思你猜词”和“说说特殊方言词”两个环节,很快就让学生学会了本课的新词和一些简单的新疆方言。这样本本分分的教学,不加修饰,不刻意雕琢,在平平淡淡中落实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不正是语文本色的体现吗?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语文的课堂,应该呈现、传授这些能够让学生奠生活之基的必不可少的有用的知识。二、本色语文的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也在于此。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走进文本呢?我国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也要求我们“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一遍又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本色语文的课堂就应该以文本作为中介,开展多种形式而卓有成效的读书活动,以读贯穿课堂,让课堂中书声琅琅。纵观列位特级教师的语文课堂,无论是于永正、薛法根,还是青年赛课教师张臻、赵昭,他们的课堂都是扎扎实实做好读书的课堂。读书的形式很多,配乐读、自由读、默读、浏览、引读、学生个别读的指导、全班齐读的指导等,不仅是学生多读,教师也应适时适量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本,在朗读中感悟交流,在朗读中体验情感,在朗读中提升能力。三、本色语文的课堂应该是传授学法的课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一定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会被大大激发,学习的效率也就会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方法包括很多,像有识字的方法,理解题目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方法,分段的方法,概括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本色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注重这些学法指导的课堂。前些年在武汉学习时湖北名师董耀红执教的《全神贯注》的一课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董老师老师已经年近五十,可她上起课来激情澎湃,感染力十足。在教学中董老师特别注意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