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训练学习手册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2013年09月第四章推理——归纳与类比推理4.1学习目标(归纳与类比推理)1.理解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区别(2)(3)(4)(5)(1)2.区分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3.掌握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的基本内容、特点和作用。3.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熟练运用穆勒五法解决实际问题参考资料:逻辑学与思维方法训练第八章——归纳与类比推理(p143-p174)4.2预习自测题(归纳与类比推理)1、由“铜、铁、铝、金等金属能导电”,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2、观察下列式子,归纳结论:,,………………问:33、、下图中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试猜测第n个图形中有点;4、.已知数列中,,试归纳这个数列an的通项公式。4.3课堂笔记(归纳与类比推理)4.4本章主要知识点(归纳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1、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而推理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前提是一些关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判断,而结论是关于该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判断。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1)联系: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由归纳推理提供的,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以个别性知识的判断为前提,而这些个别性的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得的。(2)区别:、从思维过程来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认识推出个别性认识,而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认识推出一般性认识,、从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而归纳推理的结论由个别性知识经概括得到一般性知识,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从前提与结论联系的程度来看,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就能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而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外)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只具有或然性联系,前提真实,结论不一定是真实的。3、归纳推理的种类:分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两大类。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种,在科学归纳法中,包括有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1)完全归纳法: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的推理形式可以表示为:s1是Ps2是Ps3是P……sn是Ps1,s2,s3,…,sn是s类中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的s是P,其中S表示某类对象,s1,s2,s3,…,sn表示S类对象中的个别对象,P表示对象的属性。完全归纳推理只要作到以下两点:1、前提中所考察的个别对象是某类中的全部对象。2、前提中对每一个对象所作的断定是真的。完全归纳推理不仅具有认知作用,人们还经常运用它去作论证。(2)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中的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从而得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它只断定了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而结论却是断定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此,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不完全归纳推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枚举法,一种是科学归纳法。*简单枚举法:是以经验的认识为主要依据,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的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简单枚举法用公式可以表示为:s1是Ps2是Ps3是P……sn是Ps1,s2,s3,…,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所以,一切的s是P其中S表示某类对象,s1,s2,s3,…,sn表示S类对象中的个别对象,P表示对象属性,简单枚举法的根据是事物情况的多次重复,而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这种推理不分析事物情况出现的原因,因此,它的结论不是很可靠的。在工作中,人们经常用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科学研究中,它也往往起着一种有助发现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提高简单枚举法结论的可靠程度方法:1、一类事物中被考察的对象逾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逾大。2、一类事物中被考察的范围越广,结论的可靠程度越大。*科学归纳法:又叫科学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具有的因果联系,从而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的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