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军长征教案VIP免费

红军长征教案_第1页
1/2
红军长征教案_第2页
2/2
第14课红军长征学习目标:1.了解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原因(难点)和红军长征;2.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伟大历史意义(重点);3.理解思考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经过、长征精神内涵。教学方法:故事讲授法、问题探究法、综合启发法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先询问学生们是否学过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再带领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略加解释。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二、师板书课题,讲授新课(一)学生快速浏览课本69-73页正文内容,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红军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时间、结果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结果,导致其结果的原因是3.红军长征开始时间、原因、前期经过是怎样的4.遵义会议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各是什么5.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经过、结果6.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有哪些?7.长征精神你觉得有哪些方面?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这部分内容,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尤其对长征经过基本史实要掌握透彻,事件时间顺序关系要理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原因要细讲。关于遵义会议,也是本课重点,师可拓展一下学生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三、拓展与延伸:本课历史名词中出现“左倾”那么左与右你如何区分四、课堂小结:学生可以先探讨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的根本原因掌握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认识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师再因势利导地进行总结,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初期“左”倾错误思想继续统治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路线,致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央的统治地位,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摆脱了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经过英勇奋战,克服千难万险,终于胜利到达陕北,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五、布置作业完成本节课历史基础训练并预习第15课内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红军长征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