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南水乡——周庄执教者:江津区德感小学校何增进美文品读美文品读①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现代的崭新华美,摇曳于小桥流水,一切是那么宁静、秀美、和谐。周庄,到处洋溢着水的灵气和平和。②对于久居大都市的人来,那种水泥丛林给人的压迫感,会立即消散,油然而生水一样的轻松和畅快。认识过渡句人们陶醉于周庄,还因为它展示了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为什么要用“还因为”,而不用“因为”,你看出了什么?(这里用“还因为”表明人们喜爱周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他秀美独特的风光景致,在上一段介绍了,第三段将告诉我们周庄令人陶醉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久远的历史和文化。这一句话在这里起过渡的作用,我们叫——过渡句。)周庄的历史周庄的历史周庄,春秋战国时期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后又称贞丰里。北宋元年(1086年)改名周庄。宋高宗南渡后,人烟渐密。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走浏河出海通番贸易,遂成江南巨富,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发展成为苏州葑门外一巨镇。周庄,曾被著名古画家吴冠中赞誉为“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河是路的一种,桥是路的延续,小桥、流水、人家,优美、幽谧、和谐。周庄,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周庄总是和名人雅士联系在一起。有这样一段故事:1984年,在美国留学的陈逸飞以周庄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于纽约的10月金秋,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得·哈默的画廊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当年11月,阿曼得·哈默访问中国时,将陈逸飞的那幅《故乡的回忆》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正是这一选择才使中国人真正知道了周庄。1985年,这幅画又经陈逸飞加工,成为联合国的首日封,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中国水乡古镇的旖旎风情。找一找找一找①“据考证,周庄已有900余年的历史。”②“小河行静卧的几座名桥也大都有四五百年的历史。”③作者重点介绍了哪座桥?这座桥给你怎样的感觉?小结:在我们不能完全确定或没有精确依据的时候,用上例如“余年”、“大都”这样的词,会让我们的表达更准确、得当。周庄图片要求:边欣赏边思考:飞檐朱栏、雕梁画栋,作者真正喜爱周庄的原因是什么?文中有体现吗?富安桥欣赏富安桥欣赏想想:以下这段文字在文中什么地方?起什么作用?我们喜欢周庄,喜欢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我们热爱周庄,热爱它那久远的历史和文化。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江南水乡——周庄》的视频C:\Documentsand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国培(远程信息技术培训)文件\本组作业\何增进作业\11江南水乡(第二课时)修改稿\0001.优酷网-江南水乡_周庄古镇-0002.flv总结:知识点:知识点:今天大家学习了这课,懂得了过渡句的作用,感受到了周庄今天大家学习了这课,懂得了过渡句的作用,感受到了周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在品味中结束本文吧!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在品味中结束本文吧!美文:美文:富安桥建于1355年。这座桥的桥身四侧都建有桥楼,遥遥相对,气势非凡,是江南水乡仅存的立体型桥楼合璧建筑。现在桥楼依然保持完好,飞檐朱栏,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还有双桥、贞丰桥、福满桥……它们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至今仍为人们提供着方便,守护着流水的温馨。看到这一切,人们不禁对勤劳智慧的建桥人发出由衷的赞叹。前面作者从风光和文化这两方面来介绍周庄,最后只是有一句话来总结全文,这样的句子叫总述句,又叫中心句,出现在文末叫总结句。用中心句来开头总起全文,或者结尾总结全文,都是我们写作里面经常用到的方法,这种写法结构严谨,主次分明,层次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