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让作业批改成为师生互动的第二课堂VIP免费

让作业批改成为师生互动的第二课堂_第1页
1/2
让作业批改成为师生互动的第二课堂_第2页
2/2
1让作业批改成为师生互动的第二课堂曼等乡中心完小王维昌从事教育岗位以来,本人平时经过不断地摸索与总结,对于作业批改这一环节总结出以下几点弊端:1、作业批改工作量大。作业批改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仅仅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劳动,但是又不得不改,导致了部分教师整天埋在作业堆中批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导致教师产生厌倦情绪。2、作业批改手段单一。平时由于作业量大,教师要保证每份作业精批,精力上肯定要打折扣,因而很多时是走马观花地进行简单地打“√”或“×”。而且更多的时候,作业的批改只针对作业正误内容本身,而缺少对学生的作业情感、作业态度的关注,缺乏激励性的效果。3、作业批改不及时。由于教师的批改与学生的作业不是同步的,往往导致了以下的情况发生:教师批改及时,但学生订正不及时;或者学生上交及时,教师批改不及时等等,如此这般就失去了作业批改的价值,对于所学的知识也缺少相应的巩固。4、作业批改缺少师生互动。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仅仅是教师一方的教学活动,形式过于单一,难以形成师生间的一种互动性。分析以上几点作业批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业批改过程中缺少师生的互动性是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的首要原因。针对这种问题,本人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进行过不断地创新与尝试,以图解决原来批改过程中的问题与现状,并逐步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转变传统的作业的批改思维,变作业批改为师生平等交流的一种平台。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走入这样的一个误区,学生的作业交上来教师就是评委,正确还是错误教师说了算,如果教师带着怀疑审判的眼光去进行批改发现学生的错误后也许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教训与指责,其实这就是作业批改过程中缺少师生互动的一种表现。学生的作业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把作业当成与学生交流知识与情感的平台,学生做对固然可喜,但学生做错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应该倡导一种师生交流对话的批改方式。我在平时的作业批改过程中经常会叫几位学生当面进行批改,发现做错时不会一拍砖地将其否定掉,而是会故意顺着学生的解题思路下去,并说:“咦,这道题目你是怎么想的呢?这做到这一步可以吗?根据什么得出来的呢?是不有疏漏的地方呢?可以从其它角度去思考吗?”通过这种方法与学生一起找出问题的所在,并与学生一起将问题解决。这种师生平等交流对话的批改方式就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一种教学活动,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技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善用批改时多样的符号及语言。作业批改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方式是打“√”或“×”,其实“√”与“×”学生看多了会产生厌倦与麻木的心理,做对了仅看个“√”并提不起多大的兴趣,而看到“×”太多了可能会失去信心,甚至熟视无睹。因此简单地打“√”或“×”仅仅是对于作业内容的一种评价,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缺少了对学生的作业情感、作业态度的关注。平时就需要教师善于运用其它的符号与语言当我看见学生作业做得漂亮我会在旁边加一个笑脸,并写上“真棒”;如果某个地方因为粗心而做错我会在旁边划出画个哭脸,并写上“真可惜”;如果一个学生用很复杂的方法做出一道题目本人会在旁边画一个流汗的脸,并写上“是否有2简单一点的方法呢?”…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批语,想必一定会非常期待每次作业的发放,因为或许作业评语当中就有老师对于自已的赞赏与鼓励,能够感觉到老师对于自己的关心与期待。因此作业批改过程中善于使用多样的符号与语言,能够使得作业批改不再是冷冰冰的对与错,而是能够点缀学生们那繁忙而单调的学习生活,利于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和作业都“活”起来。三、丰富传统的作业批改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的活动中来。学生个体有差异性,成绩有好也有坏,可以分批次分时间地上交作业,比如成绩好的学生先交,基础稍差的学生后交,这样教师可以先将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并每天叫几位作业已批改好的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的活动中。这样做,一方面减轻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让作业批改成为师生互动的第二课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