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旭论文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识字不过关,不但影响儿童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地阻碍了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限制儿童智力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指出:“就整个汉语学习来说,一方面要看到识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还因为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要看到识字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尽早突破识字关,才能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以便能够自由地吸纳有用的信息。其关键是确立识字教学新理念、探索识字教学新方法。”如何使学生乐学、易学、会学汉字,是老师需要研究的问题。实施新课程以来,教材发生了变化,根据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1200多个,约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可见新的课程改革把低年级识字教学列入了重中之重的地位。从新教材的角度来看呢,低年级的识字量是很大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完成这么大的识字量,老师们感觉很困惑。特别是刚刚接触新教材以来,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进行识字教学,老师们总觉得完不成任务。而且,由于一节课不能是光识字,还有很多的教学环节需要安排,学过的生字在课堂上复现的时间和机会少,如何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汉字成了老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校再2011年结合本校的实际,申请了县级课题《小学生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和实验》,此次研究我们注重有效地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论证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等理念的可行性与可信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识字过程中学生的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只会写而不懂得其义,探究并研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所表现出的各自利弊,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安排,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欣赏汉字。为此,我本人在课题研究和试验中开展了对多元化识字的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亲身感知、亲历感悟、积极思维、主动积累、调动情感、体验合作、参与实践、尝试创新、敢于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创新的自信心。(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自选商场》这一课,通过办模拟小超市的活动,孩子们认读商品包装的商品名称进行购物,认识了本课生字,还拓展认识了课本外的许多生字。整个课堂是活动型的课堂,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地进行了文中识字,拓展识字。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二、)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们尝试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1)、借助猜字谜。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1”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2)、利用图画识字。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3)、利用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