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九年制学校语文导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时间9月18日探究案课题22.《短文两篇》课时两课时诵读感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编制人乔丽审核人第一课时《陋室铭》一、整体感知1、朗读并理解内容。2、古代文人总喜欢给自己的房子起一些优雅的名字,如“潇湘阁”等,那作者为什么要给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陋室”呢?难道他的房子真的很简陋吗?请大家阅读课文,然后将与陋室有关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并朗读。二、课文精读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何深刻含义?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7、“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三、课堂小结《陋室铭》开门见山,运用两个起兴,点名全文主旨、然后写、和,表达室主人。最后收束全文,说明。第二课时《爱莲说》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时注意节奏、重音,要正确、流利、有感情。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3、再次朗读课文。二、课文精读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重点难点重点:裂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方法诵读、讨论预习案【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诗人,进步的思想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浪淘沙词九首》其九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就是其中的一首。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2、“说”、“铭”:“说”、“铭”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记事、抒情,以表达作者的志向或见解等。此类文章有《爱莲说》、《师说》、《马说》等;“铭”分两类:一类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勉励自己的文字;另一类是埋于地下记录死者生平事迹,即墓志铭。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注意句末的韵。分为座右铭、器物铭、墓志铭、居室铭、山川铭等。3、托物言志写法: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是以物为喻,写得别叫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2课文中作者列举了哪几种花?这几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象征意义是什么?3、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5、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三、课堂小结《爱莲说》先从可爱的花甚多写起,提到,又提到,以衬托。接着从、、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最后,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拓展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字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二、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1.水陆草木之花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4.孔子云:何陋之有?之:5.渔人甚异之。之:三、根据诗文内容填空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