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有感叶敏近段时间,读了刘彭芝校长的《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一文,感想很多,刘校长谈到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感想。首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观念,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当然,尊敬老师,尊重知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继承和发展。可是,一旦给老师披上神秘的外衣,把教师看成真理的化身,智者、能者的体现,那就和“个人崇拜”没什么两样。我班就有不少家长反映:学生不听家长的话,但是把老师的话奉为圣旨,言听计从。见到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创造性,无进取心,将会成为“师道尊严”的牺牲品。作为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祭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互尊、互爱的关系。课堂气氛应是民主愉快、和谐的,这是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的态度应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不应该是盛气凌人的、生硬粗暴的、冷嘲热讽的态度。著名教育艺术家魏书生老师尊重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学会学习。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而他是成功的,他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强。其次,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机会让给每位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心理接触的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一定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师应该注重保护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的爱应面向全体,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优生,特别对那些后进生应加倍爱护。俗话说:“越是干旱的禾苗越需要雨露的滋润,越是受冻的秧苗越需要阳光的照耀,越是得不到尊重的人越需要别人的尊重我班来了位新同学叫范平,是个特差生,开学一个多星期以来,从不完成作业,上课没举过一次手,总是一副“看破红尘”的态度。由此,我便盯上了他,作为我论文调查的素材,于是我在他身上倾注了比平常学生多的关爱、鼓励、赞扬,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进步了,而且成了上课最爱举手发言的同学之一。热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同学、班集体所接纳,感觉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让每位同学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就是长城砖……”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同学的特长,并努力创造让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表现自我。学生在成就中进步,在鼓励中充满自信,做教学过程的主体。最后,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应让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很多课堂是优生与教师的对话。忽略了其它学生,因而大多数同学无所视事。常言道:“愚蠢的老师是都给学生以真理,而聪明的老师教给学生获得取真理的方法。教学过程即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全过程,要把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句话,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全过程。教学中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教育艺术家邱旭华老师的“先学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明确地把学生推到主体、主动地位。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闪耀着改革的火花。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多征求学生意见。学生愿意采用哪种方法去学,就用哪种学习方法。学生愿意怎样学就怎样学。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学。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主动陈述自己的意见、见解。让学生大胆地说,人人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经过锻炼,逐步做到正确流利地说,愉快动情地说。师生各抒已见,形成民主、自由、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要让学生主动发言,淡化学生回答内容正确与否的评价。关注学生回答行为的评价。要及时给予鼓励,尽量不批评或少批评学生。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长处、闪光点。用这一亮点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曾经有教育家说过:“只有教不好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