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许向霞(白银市平川区长征小学甘肃白银730913)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这就对人的全面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本着面向全体、不断渗透的精神,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在于融入学科教学之中。而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担当此重任。现就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努力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学生心理负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光学习上的就有很多方面,胆怯引起的,学习遇到困难造成的等等。因此,为人师者就应付出自己的爱,以多种身份,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负担,让其适应学习环境,更好地学习。1、以长辈的身份,润物无声地关怀学生,减轻忧虑心理。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就会形成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学习上的困难等还会使他们产生忧虑。如有的孩子,父母对其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些学生每次考查前都会忧心忡忡,怕万一“失手”,该如何是好?教师此时就应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告诉学生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它只是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并不全面的检查,况且,语文这门功课不是一个分数或等第所能测量出来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学得能力,学到本领,不要太在乎这一两次成绩,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会理解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也会的。细心开导,孩子们逐渐会对此忧虑慢慢减轻。然而,解开了束缚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2、以朋友的身份,真诚面对学生,消除顾虑情绪。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我经常和学生这样说:你们既然承认我是你们的朋友,那我们之间就没有隔阂了。朋友间是不必小心翼翼地相处的,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有道理就行。我做得不够的,你帮我指出;你做得不好的,我帮你纠正,以诚相待才是关键。错了有何妨?在朋友面前出点错不害羞,反而有益,因为朋友会真心帮助你。我们班的学生与我关系特好,下课时有事没事总爱来找我聊天。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效果自然也就更好了。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经常处在某种情感状态之中,受环境的影响,受他人情感的感染十分明显。因此,教学活动中,情感状态的创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教材实例与教师的情感都将起相当大的作用。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材中一篇篇课文便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例子参照得好,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通过选择典型课文,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悟,对所营造出的教学情境的深入体会,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通过课文对人物语言、动作、品格的描写,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那么,在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中,在一个个生动例子的研读中,一定能挖掘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丰富内容,收到心育的实效。如小语三年级上册《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课,课文记叙了一个意大利少年被拐卖,后来又在领事馆的帮助下乘上回国的一艘轮船,在船上乘客们见到船舱里有这样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主动帮他,并施舍给他一些钱,因为少年确实需要钱,但后来这些人醉酒后埋怨意大利的旅馆不好,交通太差,到后来越说越起劲,“肮脏的国家!”一个说。“愚蠢的国民”另一个说。文中的少年有强烈的爱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