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音乐课堂良好习惯的养成济渎路学校王鹏俗话说“播种习性,收获行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该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起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并得到愉快的情绪。学生在音乐课中,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对现在及将来的音乐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是我们音乐教师能更好的上好一节音乐课,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证。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课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一、良好课堂常规的培养。在一堂音乐课中,学生学习音乐时有时坐着、有时站着完成和活动中完成学习内容,如把握不好课堂调控起来相当困难。让学生通过聆听不同的音乐,节奏来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效果不错。如:起立坐下采用上行和下行音阶;安静采用123|321或节奏训练(师)xxx|xxx|(生)xxxx|xxx|提醒大家注意等等。通过长期的演练,学生对音乐已经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个过程不用老师强调,在游戏中自然的把教学环节延伸了下去。当然,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督促强化,长期不懈地抓。二、良好演唱习惯的培养。学唱歌曲是音乐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唱歌的良好习惯还未形成,喜欢大喊大叫地唱,坐的姿势也是千资百态。大声地唱歌,不仅会损伤学生娇嫩的声带,增加嗓子的负担,使歌曲生硬,缺少旋律美,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情绪及强弱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用“轻声”哼唱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歌唱,告诉学生:“唱歌不是比谁的声音大,要像百灵鸟,轻轻唱,微笑着唱;唱歌不能扯着嗓子,乱喊乱叫,真难听;遇到歌曲情绪优美抒情时,我会说:“让你在音乐的海洋中随着海浪自由翱翔,教师总结:声音连贯。”歌曲情绪要求唱得欢快轻巧,我会说:“像小皮球一样跳起来了。教师总结声音要有弹性。教学中对坐姿的要求是:面带微笑,身体坐正,抬头挺胸眼平视前方。在课堂中我会时常表扬歌唱姿势正确的孩子,提醒姿势不正确的孩子,引学生向姿势正确的学生学习。在老师严格要求和不断巩固下,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规范的坐姿,正确的歌唱方法,对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有很大的帮助。三、良好欣赏习惯的养成。在进行欣赏教学时,我就从学习习惯的角度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首先要知道做个文明的欣赏者,是尊重人的表现之一,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自己,为他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欣赏音乐;再次,要学会用心,用情去聆听,去理解音乐,知道音乐在表达,描述着什么;最后,要能够走进音乐意境中,并用自己的多种感官来感受音乐、用律动来表现音乐、用思维创造音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自己,为他人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意志的,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反复性大。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才能加以巩固强化而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用科学的思想和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发现、探索和创新。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他就具备了提高音乐能力的良好素质的基本要素。当我们的学生收获了习惯、收获了成功,那么,我会说:“简单并快乐着,付出并收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