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唱的排演的程序和技巧第一节合唱人员的挑选与分声部有些人会认为,合唱又不是独唱,什么人都能上,不管唱好唱赖,张嘴唱就行。这种想法是极为错误的,如果单是五音不全,对于我们这种水平的合唱队来说,还没什么。可往往有些人是天生的低八度,有时明显得连外行人都能听出来,这样的人在合唱队里,肯定会影响效果的,所以这样的人坚决不能上,如果为了凑人数,也要掌握住这些人,让他们对口型。如何来挑选这些人呢?那就要一个一个地筛选,不要怕麻烦。首先让其任意唱一段歌曲,主要是听一听唱得准不准,五音全不全;而后教唱一句音阶,看是不是低八度;最后拔一个高音,看他能唱多高。以上这些都要做好登记,到最后好划分声部。这一项工作不易利用零散时间,最好在休息日,选一整块时间,如果一个百人合唱队,大约得半天时间,分出一、二、三类。一类是唱得比较准的,让人一听象那么回事。二类是稍微有点跑调,但自己还能回来。三类是跑调的,需要有人往回领的。当一切做好后,就该划分声部了。合声、轮唱在合唱歌曲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花样形式,这些花样形式都需要把合唱队分成声部。分声部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前面已经把合唱队的状况做了记录,分声部就可以在笔记本上进行了。如果一、二类人数差不多少的话,把一类的按2:3分配在第一、二声部,把二类按3:2分配在一、二声部,把三类按1:1分配,这一微小的变化,在以后的教唱歌曲时会起到一定作用的:一声部唱的是标准音,比较好学,相对来说合唱队可以稍微弱点;二声部唱的是合声,相对来说比较难学一点,要求合唱队要强一点,但不能过强,过强会影响到主旋律的。两个声部的人数按5:4分配,主要是保证主旋律。另外,在分配声部时,还要考虑到合唱队人员的个头,两个声部要平均分配,为以后的排队形打下基础。如果合唱的歌曲需要分成三个声部时,也可按上述方法,适当调整一下三类人员的比例,但保证主旋的原则不能变。第二节歌曲的教唱在参加大合唱比赛的准备工作中,歌曲的教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定要唱得准。所以要找专业一点的人员来教歌。教歌之前,首先要求每个人都要把歌谱及歌词抄下来。其次是介绍一下歌曲的年代、出处及时代背景,主要是培养大家的感情,使大家一唱歌就想到当时的情景,带着感情去唱歌,这样才能感动观众。最后要交代一下歌曲的整个程序,让大家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教歌要注意哪些事项?教歌要制订计划,每次学歌按计划教唱,不要急于求成,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学歌中要保证人员全部到位,学歌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如果每次都有不到位的,那么影响到下一次的教唱效果。整个学歌时间在20天至1个月为宜,时间长了,大家会感到疲劳,没有了新鲜感,时间短,歌唱的有些细节不易掌握。如果歌曲分声部,各声部要分开学,在基本掌握本声部的唱法后,再听其它声部的唱法,掌握声部与声部的衔接。尔后再统一学,重点的地方或难学的地方要反复学。教歌员不要急躁,要耐心地教唱,尤其是刚开始学时,往往是第一天学的第二天就忘了,这就要重新学,所以,教歌员一定要耐心地教唱。学歌占用了大家大量的业余休息时间,难免有些人会发唠骚,所以思想工作一定要跟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例如搞个小动员: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二十一队不就是想跟咱争第一吗,大家卖点力气,看一看到底谁是霸主。再如:今天是星期天,休息时间,但咱们的歌还得学,如果大家两遍就能学会,那么两遍后就带回自由活动,就是要提高效率,大家说好不好?这样一鼓劲或者一调动,大家学歌的积极性也就上来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歌员要注意,教歌过程中,采取一些方法,使学歌不枯燥乏味。比如,可以把学歌人员分成几个组,学一段时间后,展开一下评比竞赛,看哪一组学的快,唱得准。也可以仔细听一听,哪些人唱得不对,要及时纠正。但要提请注意的就是:有些人唱不准,单个唱时,不要挖苦取笑他,应该单独多教几遍。还有,有歌曲录音带的,可以适当穿插听一听录音带,有歌曲录像带的可以看一看录像,便于大家找一点歌曲的合唱的感觉,尽快学会,唱准。第三节合唱队的指挥指挥通俗说就是“打拍子”,很多人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