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物理试卷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7、8、9、10为多项选择题,其余1-6为单项选择题)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光电门测算瞬时速度是用了放大法B.伽利略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3.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水平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A.mgBCD4.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与B接触面光滑。A受水平恒力F1,B受水平恒力F2,F1与F2方向都向右,且F2>F1。若物体A和B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应为()A、(F2-F1)/2,向左B、F2-F1,向左C、(F2-F1)/2,向右D、F2-F1,向右5.如图所示,物体P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用轻细线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连接一个重力G=10N的重物,物体P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a1;若细线下端不挂重物,而用F=1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细线下端,这时物体P的加速度为a2,则()A.a1<a2B.a1=a2C.a1>a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我国未来将在月球地面上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C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航天飞机在图示位置正在加速向B运动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C.月球的质量为M=D.要使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对接成功,飞机在接近B点时必须减速7.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滑轮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固定点c向右移动少许,而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A.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增大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减小C.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增大8.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个光滑的3/4圆形导轨固定在一水平地面上,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正上方h高处的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恰好从N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调整高度h,可使小球从轨道最高点M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N处B.若h=2R,则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为5mgC.只有h大于等于2.5R时,小球才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MD.若h=R,则小球能上升到圆轨道左侧离地高度为R的位置,该过程重力做功为mgR9.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拉力和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A.拉力的瞬时功率逐渐增大B.拉力的瞬时功率逐渐减小C.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重力的瞬时功率逐渐增大10.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球心为O,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方有一个光滑曲面轨道AB,高度为.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球顶端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滑下,最后落在水平面上的C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球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抛至C点B.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C.OC之间的距离为2RD.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率为第Ⅱ卷(选择题,共60分)二.实验题(11题6分,12题8分)11“.在探究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