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透过“俗语”看教育—谈备课和上课VIP免费

透过“俗语”看教育—谈备课和上课_第1页
1/37
透过“俗语”看教育—谈备课和上课_第2页
2/37
透过“俗语”看教育—谈备课和上课_第3页
3/37
LOGO透过“俗语”看教育—谈备课与上课wangdepeng1970@163.comQQ:1355754205(教研在线)博客:http://wangdepeng1970.blog.163.com/(德鹏感悟)2012年11月LOGOPage2关于教育什么是教育?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LOGOPage3关于教育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LOGOPage4关于俗语俗话说……俗语,也称常言,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LOGOPage5关于教育通俗看教育?通俗点说“教:上做下学(或模仿);育:正确态度对待客观。”教育最终目的是以正确的习惯和态度对待客观。LOGOPage6备课,备什么?上课,如何上?一只小兔到河边钓鱼。很认真,也很努力。第一天,一条鱼也没钓到。第二天,继续坚持,还是一条鱼也没钓到。第三天,鱼儿跳出水面。你再拿萝卜当鱼饵,我拍死你!小兔钓鱼LOGOPage7备课,备什么?上课,如何上?备课,学生没想到的?关注吸引力。上课,引导促进思维的?注重思考性。LOGOPage8透过俗语看教育之一俗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减负,什么是负担?行为心态如果学生一看到你进教室,就感觉到负担,这才是最大的负担。管得住人,管得住心吗?LOGOPage9透过俗语看教育之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如何亲其师?关爱、宽容、赏识亲其师,最主要的是敬畏。•佩服(学识、广博、特长)•信任(平等、公正)•交心(真实、接触)LOGOPage10透过俗语看教育之二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准备收获种和得谁更重要呢?都明白的却最容易被忽视!备课重要却成了一种不受重视的“负担”。LOGOPage11透过俗语看教育之二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否种下就能得呢?种是需要不断的思考的。时机、环境、气候……如小组合作学习要选择合适的话题、合适的时机LOGOPage12透过俗语看教育之二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提供材料明白原因掌握知识定位知识LOGOPage13透过俗语看教育之二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定位思维?观察—思考—联想沧海桑田LOGOPage14透过俗语看教育之二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思维,收获的是发展。教师每天的工作在做什么?用知识传授知识—教书(教书匠)用思想引领思想—教育(教育家)LOGOPage15透过俗语看教育之三俗语: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课标:既关注目标(结果),又关注过程没有一个人,是先学会游泳才下水的。过程目标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提问中学会提问在思考中学会思考……LOGOPage16透过俗语看教育之三俗语: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明确:过程与目标1.备课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方法。2.过程的目的不仅仅是结果,还有经历。3.在过程中积累,不能想着一次成功。(合作要求、手势判断、习惯态度……)4.告知的永远是别人的,经历的才是自己的。LOGOPage17透过俗语看教育之四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双翼:直观和抽象是数学学习的双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实际教学中,问题就是往往“单翼”行动。(把小棒收起来,把xx背下来)方法结果LOGOPage18透过俗语看教育之四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目标定位:学口诀过程:—填块数—写算式—编口诀—背口诀—练口诀这个思路指导下的教学就是学而不思。LOGOPage19透过俗语看教育之四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教学中如何做到“学且思”?目标定位:—学口诀—思口诀思口诀:思什么?思联系:—口诀的联系—口诀与算式的练习—口诀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透过“俗语”看教育—谈备课和上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