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论“热证可灸”-陈冬VIP免费

试论“热证可灸”-陈冬_第1页
1/3
试论“热证可灸”-陈冬_第2页
2/3
试论“热证可灸”-陈冬_第3页
3/3
169第18卷第1期2016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OFTCMVol.18No.1Jan.,2016·基础医学研究·灸法作为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祖国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历史地位。《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1]载:“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其独特的治疗优势以及它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但是自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的“热证忌灸”“火逆”“火劫”等经验性认识的影响下,以温通作用的艾灸疗法多被用于治疗虚性、寒性病证[2-3]。如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刺法灸法学·灸法作用与应用》一节中提到[4]:“灸法可用于治疗肺结核、痄腮、喉痹等热证,发挥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一般来说,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慎用灸法”。由此可见,现在文献中灸法已或多或少地运用到热证的治疗上。追溯到“热证可灸”的应用,传统文献已有大量记载,现代研究也在不断地去证实其临床运用的可行性。1传统文献对“热证可灸”的认识1.1“热证可灸”的起源与沿革《内经》中已有大量热证用灸的记载,如《灵枢·背腧》曰:“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并有火郁发之、以热治热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内经》中这些记载为“热证可灸”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历代也有医家支持“热证可灸”。宋代《圣济总录》曰:“凡灸后却似火掀痛,经一宿乃定,即火气下彻。肿内热气被火夺之随火而出也”。可以看出灸法已突破了“热证忌灸”的传统治疗观念。元代朱丹溪曰:“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义也。”指出热证用灸可以发散出郁积于体内的邪热,从“火郁发之”这一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了热证用灸的可行性。明代龚居中《痰火点雪》有:“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医学入门》亦有:“凡寒热虚实皆可灸之。”这从辨证施灸的角度阐释了灸法亦可用于热证。1.2“热证可灸”的传统理论依据及运用古代医家已认识到灸法运用的多样性,在治疗试论“热证可灸”陈冬1,夏有兵2(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29)摘要:全面归纳传统文献中历代医家对“热证可灸”的论述、临床验证及禁忌,并就现代文献中对“热证可灸”的临床发展概况和灸法的机理研究等进行比较,分析出现代文献的论述和研究多是为了进一步印证古代文献中的观点,从而指导现代医家扩大灸法的应用范围,以促进灸法的长远发展。关键词:热证;灸法;文献研究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16)01-0169-03收稿日期:2015-04-09作者简介:陈冬(1989-),女,河南信阳人,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量效关系研究。通讯作者:夏有兵(1968-),男,江苏扬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针灸学术流派研究、针灸量效关系研究。E-mail:xybd1968@sina.com。DiscusstheTheoryof“MoxibustioncanbeUsedforHeatSyndrome”CHENDong1,XIAYoubing2(1.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29,Jiangsu,China;2.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29,Jiangsu,China)Abstract:Thetheoryof“moxibustioncanbeusedforheatsyndrome”iscomprehensivelysummarizedinthispaper,includingancientphysicians'commentsinthetraditionalliterature,clinicalverificationandtaboos.Theclinicaldevelopmentsandthemechanismofmoxibustioninmodernliteraturearealsocompared.Wegettheconclusionthatthecommentsandresearchinmodernliteratureistoverifytheresultsintheancientliterature,thusgivingdirectionstoexpandtheapplicationofmoxibustion,whichwillbenefititslong-termdevelopment.Keywords:heatsyndrome;moxibustion;literatureresearch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01.055170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8卷寒证之外,对热证疾病亦有着不可小觑的治疗作用。对于其作用机理的探讨,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试论“热证可灸”-陈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