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女,病人,女,3535岁。岁。55年前开始两手关年前开始两手关节肿胀疼痛伴晨僵硬。近节肿胀疼痛伴晨僵硬。近11年来指关节、年来指关节、腕关节均变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实腕关节均变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g/L100g/L。红细胞沉降。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率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1::2200)。)。XX线胸片示:胸腔积液、关节片示:线胸片示:胸腔积液、关节片示:指关节、腕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指关节、腕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病例导入见案例视频24病例导入初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腔积液。初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腔积液。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结合上述病例请思考:11、为什么诊断该病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什么诊断该病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22、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33、如何对该病人进行护理?、如何对该病人进行护理?概述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RA)是一种主要侵)是一种主要侵及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及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多系统、炎症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可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可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1.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2.遗传因素3.性激素因素:雌激素可能促进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孕激素可能减轻或防止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二)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1.关节表现:以手足小关节对称性受累为主,以腕、掌指间、近端指间关节及跖趾关节病变最常见。(1)晨僵(2)痛与压痛(3)关节肿(4)关节畸形(5)功能障碍(6)特殊关节受累2.关节外表现(1)类风湿结节:常对称发生在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皮肤下,也可发生在心包、胸膜、心脏、肺脏、脑等内脏处。(2)类风湿血管炎:可累及机体的任何脏器和组织,并引起相应的症状。(3)其他:肺、心、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三、检查及诊断(一)检查1.血液检查:一般有轻、中度贫血。2.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查:血沉快、C反应蛋白增高。3.类风湿因子:4、关节滑液检查:增高5.关节X线检查: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片改变最有价值。(二)诊断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四、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休息、制动、锻炼、理疗等。2.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是首选药之一。有解热镇痛作用。(2)慢作用抗风湿药:阻止关节破坏、抗炎。(3)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急性发作者。3.手术治疗:适用关节畸形、失去功能者。五、护理诊断及措施(一)护理诊断/问题1.疼痛与关节炎性反应有关。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关节破坏、畸形有关。3.预感性悲哀与疾病久治不愈、关节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有关。1.病情观察:观察关节,判断活动及生活自理能力。了解关节外脏器情况。2.关节疼痛护理:见本章第1节。4.晨僵护理:鼓励病人早晨起床后行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继之活动关节。夜间睡眠戴弹力手套保暖,可减轻晨僵程度。晨僵持续时间长且疼痛明显者,可服用消炎止痛药物。(二)护理措施6.日常护理(1)休息活动:急性期休息,缓解期活动。(2)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3)环境: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4)心理:引导病人自强自立,加强锻炼。7.健康指导你如何指导病人合理休息、活动,避免诱因,配合治疗,自我监测病情及随访?病人,女,病人,女,3535岁。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