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教学手段: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演示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投影片演示,或用多媒体设备演示)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竖式的计算方法。下面就请大家来看两道题目的计算过程。演示动画“连加”1.演示54+26+15=的计算过程。2.问(演示完54+26+15=的计算过程后):哪一种计算方法最简便,为什么?3.演示90-58-24=的计算过程。4.问(演示完90-58-24=的计算过程后):在计算这道题时要注意点什么?(1).在用竖式计算90-58这一步时,要注意十位上有退位。(2).计算第二步时,如果能够口算,就不用写竖式了。(3).复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开始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准备进行观察对比。复习各种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问:这几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每一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印证学生的回答。二、探究研讨1.教学例2(1)出示例2:男生一共折了38只纸船,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2)问:谁来说说,这道题怎么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8+42-33=(3)问:说一说,这道题与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的连加和连减的两步式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区别:上节课学习的题目不是连加就是连减,题目中的运算符号都相同.联系:1.今天学习的题目跟上节课学习的题目都要写竖式计算。2.我们能向上节课一样,想出不同的竖式的写法。(4)学生独立试做2(教师行间巡视,随时请不同做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5)在学生们试做的两种方法中,对比,择优。引导学生选择省时省力的算法。(6)问:例2有没有简便写法?为什么?(7)师:谁来说一说,做像今天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抄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因为把数抄错出现计算错误;在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在计算之前要先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运算顺序错了,题目就该算错了。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60-38+40=问:这道题与这节课学习例2有什么不同点?三、应用实践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50-26+49=45+38-24=44+52-37=74-27+36=要求:做题速度比较快的学生可以按顺序将四道题目依次做完,做题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可以从每个做一做里任选一道题计算出结果.2、想想做做2、3、4、5四、总结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2)还有什么不明百或是需要说明的问题吗?(3)除了同学们想出的方法以外,谁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今天学习的题目吗?(4)今天学习的题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