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是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大器官系统的总称。2、位置:大部分位于体腔(包括胸腔,腹腔和骨盆腔)内。3、功能:各器官系统都有与外界相通的孔道,以进行新陈代谢和实现繁殖机能。一、消化系统1、功能:由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消化系统消化腺消化管壁外腺壁内腺1、一般结构:1、口腔1、功能:口腔具有咀嚼、味觉等机能,是消化管的起始部,也是机械消化的主要场所。2、特点:1.猪的上唇和鼻端形成坚韧的吻突,是掘取食物的工具。2.口裂大。3.舌:舌窄而长,靠下唇和舌的活动将食物送进口内。舌乳头基本同马,还有锥状乳头(位于舌根背侧),舌窄而长,舌尖薄,无舌下阜。(舌系带根部的两侧有一对小的隆起,称为舌下阜,阜顶上有颌下腺管和舌下腺管的共同开口)4.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成年猪有44颗牙齿,既能撕碎肉食、又可以磨碎植物茎叶等。硬腭舌舌由舌骨、舌肌和舌粘膜构成。舌肌属横纹肌,肌纤维走向不一,所以舌的运动灵活。舌粘膜表面有多种乳头,丝状乳头和锥状乳头(牛)起机械作用,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为味觉乳头,乳头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蕾,以辨别食物的味道。3143恒齿齿式:2=4431433130乳齿齿式:2=2831303、食管1、位置:连于咽和胃之间,始终位于气管背侧。2、特点:1)平滑肌少(只在靠近贲门处有一小段),大部分是横纹肌。2)始末端较粗,中部较细。4、胃单室混合胃,形态基本同马。1.位置:横位于腹前部,大部分在左季肋部,小部分在剑突区。2.功能:暂时储存食物、分泌胃液、进行初步消化等功能。五、肠分小肠和大肠两段.(一)小肠1、十二指肠:(前-降-升)(1)位置:右季肋区,肝后方,起于幽门→乙状曲→右肾后方左转向前→空肠。(2)特点:系膜短(活动性不大),肠管平直,乙状曲处有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小结肠韧带是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2、空肠:(1)位置:左髂区,部分与小结肠混在一起。特点:壁薄,腔大,盘曲多,呈袢状。系膜长、宽,发达呈扇形集中固定于1、2腰椎下方,称空肠系膜根.3、回肠:⑴位置:左侧(即盲肠的内侧)以回盲韧带与盲肠相连。⑵特点:壁厚、管直,以回盲口入盲肠,入口处有回盲瓣。(二)大肠1、功能:吸收水分、维生素、电解质,进行微生物消化和形成粪便。2、组成:盲肠——管径较大,呈圆筒状,位于右腹侧区。结肠——(1)管径逐渐缩小,(2)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前段细,称直肠狭管部,有浆膜覆盖。后段粗,称直肠壶腹,无浆膜。图4-9猪肠模式图1.胃2.十二指肠3.空肠4.回肠5.盲肠6.结肠圆锥向心回7.结肠圆锥离心回8.结肠终袢9.直肠6、肛门为消化管的末端,有内、外括约肌,司肛门的开张和关闭。内括约肌为不随意肌,耐疲劳。外括约肌为随意肌,受意识支配,易疲劳。(二)消化腺消化腺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分为壁内腺和壁外腺。壁内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肠腺和粘膜下腺等。壁外腺位于消化管壁外,有导管通消化管,如肝、胰和唾液腺等。1、唾液腺•猪的唾液腺有3对,腮腺:发达,呈三角形,淡红色。开口于第4-5上臼齿相对处的颊黏膜上。颌下腺:较小,呈扁圆形开口于舌系带附近的口腔底黏膜。舌下腺:开口于颌下腺开口附近。•每对腺体均开口于口腔黏膜上。这3对唾液腺分泌的混合物,即为唾液。(一)形态和位置1、红褐色,肝的背缘厚,腹缘较薄。肝一般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2、肝被3个深的切迹分为:左外叶、左内叶、右内叶、右外叶。3、胆囊位于右内叶的胆囊窝内,是储存胆汁的长形薄囊,胆管开口于距幽门2-5cm处的十二指肠。左内叶左外叶右内叶右外叶胆囊1、肝是体内最大的腺体。2、功能:(1)能分解、合成(如白蛋白)、储存营养物质(糖原等);(2)解毒;(3)分泌胆汁;(4)参与体内防卫体系;(5)形成纤维蛋白原等;(6)在胎儿时期,肝是造血器官,可制造红细胞、白细胞等。1、呈灰黄色2、有明显的小叶结构。可分为胰体(中叶)、左叶和右叶。3、胰是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由占腺体绝大部分的外分泌部和分散存在于消化腺之间的内分泌部组成,后者称为胰岛,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