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教台阶教案VIP免费

电教台阶教案_第1页
1/2
电教台阶教案_第2页
2/2
教案《台阶》李森祥安阳县许家沟乡黄口中心小学李晓兰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勤俭和坚韧的性格,了解他们的艰苦生活,体会作者对土地家园和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2、理清文章的思路.3、再次熟悉小说的三要素.教学重点:1、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2、关于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3、关于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农民的文章,就是当代小说家李森祥的《台阶》.让我们“踏上台阶”观望一下20世纪五、六年代农民的生活情况、精神追求等.二、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为造新屋新台阶做了哪些准备呢?3、找出父亲造新屋新台阶的段落(即过程).4、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三、理清文章的思路.如果文章按照筑台阶的“原因”、“准备(筹台阶)”、“过程(筑台阶)”、“结局”的顺序,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看看怎样分?(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后,师讲解统一意见.)“台阶”既是描写的中心事件,又是情节发展的线索,小说以散文的笔法开头,“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这一句贯穿了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接着交代了台阶的来历、台阶的作用和人物关系,(1—5自然段)这是故事的开端.又用“我们家的台阶低”领起,写出了父亲决心筑高台阶造新屋的原因(6—8自然段).接下去是筹台阶(9—16自然段),是发展,详细地描写了父亲筑台阶的艰辛准备过程,下面是筑台阶(17—23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最后(24—31自然段)是结局,写父亲愿望实现了,但人老了,充满了凄凉与酸辛.四、分析本文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如最后一部分中作者抓住几个细节的描写,一是坐台阶时的不在,“他总觉得坐得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挪到最低一级”这是对父亲心态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本分的农民,父亲并没有“骄人”或“攀比”的意识.同时表现父亲台阶高了,但并没有完全克服自卑心理.二是重点写父亲挑水受伤.意在写父亲的衰老,想告诉读者:一个人一生劳动,终究有用尽气力的时候.五、关于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父亲这个形象不只是一个勤劳诚实的农民形象,同时是一个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形象.他老实厚道,不仅要求能温饱,不仅要能造屋遮风躲雨,而且要求获得地位,获得人们的尊重,这是较高的层次上的人性要求.六、总结:总之靠着父亲的顽强坚韧,一家人的生活逐渐走向温饱,然而父亲不知道艰辛的劳动已损害他的健康,也折耗了他的岁月.文章以“父亲总觉得台阶低”开头,结尾则以父亲的自言自语收束,“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最后归到“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就是一位普通农民艰辛创业的经历,是一位普通农民为了实现生活理想的奋斗史.文章的过程与结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也启迪我们对前辈生活价值观作全面的审视.作者也试图告诉读者:要关注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村的贫困.现在本文作者的愿望可以说已基本实现了,因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非常重视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国家出台了有关维护农民利益的政策,相信农民的路会越走越宽,农村的天地会越来越广阔.七、作业布置: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深入农村,走近农民,了解现代农民的生活情况、精神追求等,和本文的农民父亲作个比较.板书设计:起因——准备——过程——结局父亲人物勤劳诚实的农民形象(细节描写)《台阶》形象:人性开始觉醒的农民形象主旨:关注农民的命运关注农村的贫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教台阶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