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的粘结成型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上教(普陀)版七年级教材中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小木料的拼接和切割技能,之后是作品整体的美化装饰,本教时中“作品整体的粘接”的技能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能初步看到前期制作的成果,产生成就感,同时激发进一步美化装饰的欲望。本教学设计的内容有四个部分:一是对坯板进行预拼,设计粘结步骤;二是初步学会瞬干胶的正确使用方法;三是笔筒整体的粘结成型;四是作品的评价和拓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将笔筒粘结得牢固和美观。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得出评价的标准,在正式粘结前让学生预拼,设计粘结流程,然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粘结技巧,将平面的坯板粘结成立体的笔筒。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瞬干胶的使用。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使用瞬干胶,所以在方法和技巧上都需要指导,通过试粘来体会其中的诀窍,通过中期评价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弥补和改进,提高对评价标准的认识,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尝试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按照一定的工序和步骤将笔筒粘结成型。2.初步学会瞬干胶的使用方法。过程和方法:1.通过坯板的预拼来设计工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作品的整体质量。2.通过瞬干胶试粘的练习体验瞬干胶的特点,从而初步学会瞬干胶的使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评价标准对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改进、评价,提高评价能力。2.在制作中培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笔筒粘结得牢固和美观。教学难点:瞬干胶的使用。教学器材:教具:多媒体设备、靠模板、玻璃板、角尺、切割好的坯板、小木条、白胶、瞬干胶、美工刀、砂纸。学具:靠模板、玻璃板、角尺、切割好的坯板、小木条、白胶、瞬干胶、美工刀、砂纸。教学流程图:作品展示情景创设技术要点技术实践作品评价学生活动构思工序探索修正改进实践评价交流教师活动情景创设示范讲解检查辅导归纳小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媒体运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要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ppt1ppt21.出示五块坯板,激发学生拼装欲望。2.出示课题。3.出示图片和实物,提问:一个好笔筒,粘结的质量标准是什么?1.观察图片,产生制作需求。2.观察图片和实物,讨论、汇报工艺评价标准。激发制作需求。明确粘结成型的评价要求。预拼笔筒,构思流程(5分钟)ppt3ppt4ppt5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预拼,设计拼接顺序。2.组织学生交流,及时归纳小结。1.预拼笔筒。2.交流拼接的顺序。通过坯板的预拼来设计粘结的顺序。认识胶水,体验技巧(8分钟)ppt6ppt7ppt8ppt9ppt10ppt111.出示瞬干胶,引导学生比较白胶和瞬干胶的区别。2.介绍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指导瞬干胶的使用。瞬干胶的用量。瞬干胶涂抹的部位。4.指导瞬干胶试粘。5.引导学生交流体会。1.汇报白胶和瞬干胶的优缺点。2.学习瞬干胶使用的方法和体会其中的技巧。3.模仿练习,体会瞬干胶使用的诀窍。4.交流试粘的心得。知道瞬干胶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学会使用瞬干胶粘结木材的方法和技巧。观看录像,模仿操作,及时修正(15分钟)ppt121.出示教师示范录像。2.组织学生粘结笔筒中的侧板、后板和底板。3.巡视、指导。4.组织学生中期评价,及时提出改进意见。5.组织学生粘结另一块侧板和面板以及整体的打磨。6.巡视、指导。1.观察教师示范。2.用白胶粘结后板和一块侧板以及底板。3.汇报交流中期成果。4.粘结另一块侧板和面板以及整体的打磨。按照一定的工序和步骤将笔筒粘结成型。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改进和弥补。作品展示、交流评价(10分钟)ppt13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2.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交流、评价。3.激发装饰、美化的欲望,为下节课做好准备。1.展示、交流作品。2.针对评价标准正确评价。3.产生装饰、美化的需求。能充分的参与作品的交流和评价。学会根据评价标准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