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处范文之公开教学周工作方案一、主题:对话·体验——有效教学二、时间与课表1.2008年4月7日至11日(校历第八周)2.公开课安排(详细课表另发)时间开课老师4月7日(星期一)下午石海英、林真、陈嘉佳、蒋颖甦、雷燊、林怡(校区)、许丽明(闽八中)、戴小英(亭江)4月8日(星期二)下午陈琳、林真、洪珍4月9日(星期三)上午陈霞、陈子仁4月10日(星期四)上午林晓枫、游莲、张碧龙、洪珍、杨莹、林敏菲、缪明燕(福三中)、王洁琼(校区)下午徐敏、傅春山、江信龙、冯秋云、游莲、李舒(校区)4月11日(星期五)上午陈莉莉、景建宏、严丹航、王命英(校区)郑宝鑫(闽八中)、傅志挺(亭江)下午薛华、李颂京、林金伟、陈宜琳(校区)三、备课与说课1.开课老师应抓紧时间认真备课,写好本课教学设计和教案,并在公开周完毕后及时整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后反思”,交教研室。2.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和指导老师要加强对开课老师的指导,发挥同一年级本学科集备组的作用,确保公开课能突出研究主题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特色,呈现出多样化、有个性的教学形式。四、听课与评课1.各学科教研组组长应主动与市教育学院学科组联络,邀请市校际教研员和兄弟学校老师莅校听课评课,4月1日前将估计莅校听课人数、评课地点及主持人和拟接待人员名单报教研室。学科评课活动地点可安排在教工之家、办公楼二层会议室和多媒体教室Ⅰ等。2.各学科教研组组长要指定专人向听课老师发放“老师接着教育证明”、“教学设计”(不超过1500字、由开课老师个人负责)和“评课单”,“评课单”在评课完毕时收回。3.各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评课研讨活动,并做好评课研讨记录,由信息员及时上传校园网,4月14日将“评课单”和“评课研讨记录”交教研室。4.本校老师在公开周期间至少听课2节,可跨学科听课,听课记录保存待查。5.帮扶共建学校老师来我校借班开课,相关学科教研组组长一定要组织好老师到场听课。五、研讨会1.主题: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2.时间:4月10(周四)下午3:303.地点:多媒体教室Ⅰ4.邀请嘉宾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专家及全市一般高中的校长、书记;②挂钩帮扶共建学校的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及开课老师,以上邀请人员的“请柬”于3月31日前送出。5.与会人员校领导(包括校区)、中层干部(包括校区教务处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和学科教研组组长及会务人员(陈耀、傅春山、林裕强、翁学敏、唐婷洁、杨莹、宋芹)6.会议程序⑴莅校领导、专家和校长们签到后,即可阅读我校校园网,调查我校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的根本情况;⑵研讨会(3:30开场)①主持人:林逞豪副校长②林逞豪副校长汇报我校校园网改版晋级、帮扶共建工作和公开周根本情况;③游振平校长介绍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及开展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活动的经历;④兄弟学校校长发言;⑤莅会省教育厅、市教育局领导讲话。六、工作分工1.办公室负责:⑴校大门的电子显示屏标语:①欢迎领导、专家和兄弟校老师莅校听课评课!②开展精致的课例研究,重温教学的经典力量!③加大教育资源建立的力度,推进高中新课程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⑵协助校领导做好研讨会接待工作。2.总务处负责:⑴多媒体教室Ⅰ墙面悬挂横幅:“对话·体验——有效教学”暨“推进高中新课程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研讨会。⑵校大门口横幅: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市级公开教学周⑶校园连廊横幅: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实在推进素养教育⑷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楼前平台宣传版:①欢迎领导、专家和校长们莅校参加研讨会!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⑸做好公开周期间校园卫生保洁工作和外校机动车、非机动车辆停放治理。⑹依照公开周课表安排工人负责在开课班级走廊处摆放椅子。⑺研讨会会场的桌椅摆成会议桌状(约80位),桌面摆矿泉水;并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楼前摆好签四处桌椅;⑻安排研讨会工作晚餐。3.教务处、教研室负责:⑴唐婷洁、杨莹、宋芹于4月10日下午2:50前到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楼前,负责研讨会签到工作,并负责向来宾分发材料袋(会前内装:《与新课程同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