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材分析《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是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第四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了解到公民享有监督权,这位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框题承接了教材第一课“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部分内容,又为后面第四课“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学习埋下伏笔。所以学好本框题为以后的政治常识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是公民的其中一项政治权利,它包括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本课与公民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且民主监督的部分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以及《政治生活》第一课教学中已经有所涉及,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知识的理解上难度不大;但由于受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学生易受生活中的负面现象的影响,容易产生片面、偏激、消极的心理和言语,认识往往并不系统、不深入。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从他们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公民监督权的内容;知道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责任;懂得公民要通过合法方式,负责任的行使民主监督权利。2、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归纳和概括;对进行民主监督的错误行为能进行分析和批判,作出正确的选择;注重将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和批判能力,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整合,以体现“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监督权。提高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意识、热情和信心。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热爱祖国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有哪些合法的渠道。教学难点:公民如何正确地行使监督权利。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复习:1、村民委员会的管理、选举、决策、监督2、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导入:我们生活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不仅可以体现在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同时还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民主监督:守望共同的家园。(展示课题及本节课学习目标)(二)新课探究一、民主监督的内容1、探究活动一:探究与共享——第27页案例A、小刘和老刘的观点对吗?为什么?B、在派出所民警拒不履行职责时,刘某可行使什么权利?接着上面的例子老刘回到刘村,把事情的经过向村民们一讲,村民们听了个个为老刘抱不平。我们来出主意!如果你是该村民,请你为老刘出出点子应该如何做?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活动二:阅读填表公民具有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利。那么公民监督权的内容是什么呢?行使监督权的前提监督权的内容**Expressionisfaulty**当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没有履行职责,没有做好本职工作时。批评、建议**Expressionisfaulty**当我们和家人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不服或受到压制、歧视时。申诉、诉讼**Expressionisfaulty**当发现控告、检举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公民的监督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宪法所赋予的。3、实际操作例一:国家拨款修路,路面出现坍塌,市民向监督机关写信举报,请求予以法律制裁。————控告、检举例二:李某打扫卫生脏物落下将路边的王某打上,两家发生口角,李某将王某打伤,公安机关依法对李某作出拘留3天的处罚,李某不服,向上级公安机关行政复议。————申诉、诉讼二、民主监督的方式探究活动三:自主探究请学生阅读教材27页最后一段至29页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