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复习课时2-1授课时间班级课型新授授课人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知识要点;2.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3.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画法;难点:三面投影图的画法。教、学具投影片,小黑板,1个正方体、1个圆柱、1个圆锥、一把剪刀及多媒体。预习要求1.阅读课本P146-172的内容;2.完成课本P174的复习题。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一、【知识梳理】【范例点睛】1、当下面这个图案被折成一个正方体时,数字1对面的数字是几?答:1的对面数字是4。思路点拨:想象折叠后的正方体图形,设定3处于底面,判断各个数字所在的面的位置。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易错辨析:先确定某一个数的位置,以免引起混乱。方法点评:可借助于实物帮助思考。【回顾反思】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在大小、形状上都没有变化。一个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平面图形,某些平面图形折叠后可得到立体图形。在展开与折叠的过程中,要注意棱与折痕的关系。三视图在工业绘图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三视图可以把一个立体图形的各个部位的精确尺寸表示出来。如何由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关键是要熟悉立体图形在各个方向上的投影。【训练巩固】一、填空题:1、圆围绕着它的一条直径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图形是。2、“24点游戏”:用下面这组数凑成24点(每个数只能用一次)2、6、7、8。算式是。3、长方体由个面围成,圆柱由个面围成,圆锥由个面围成。4、五棱柱有个顶点,条棱,个面。5、点动成,线动成。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同一立体图形,三视图的画法。6、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正方形的几何体是。7、把四个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按图3.5-1所示堆放于地面,则其表面积为cm2。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8、如图3.5-2的三视图所画的几何体是。9、几何体中正视图是圆,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长方形,该几何体是。10、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多次,就把一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图3.5-3所示。请问这样第次可拉出128根面条。二、选择题:11、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将一面完全重合,构成的几何体面数有()A、12个B、11个C、10个D、6个12、下列几何体中,不属于多面体的是()A、正方体B、三棱柱C、长方体D、圆锥体学生相互交流,讨论。13、用六根长度相等的火柴棒搭等边三角形,最多搭成个。()A、2B、3C、4D、514、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15、将一个正方体沿着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至少需要剪的棱的条数是()A、5条B、6条C、7条D、8条16、如图3.5-4的陀螺是由下面哪两个几何体组合而成的()A、长方体和圆锥B、长方体和三角形C、圆和三角形D、圆柱和圆锥17、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不可能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