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潮和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20世纪新的学术思潮的不断涌现;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科学的重要成就;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西方未来学;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各国教育更迅速发展;世界性教育改革的特点。二、德育目标1.通过对现代新的学术思潮的发展,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改革开放,追求社会进步的观念。2.通过对现代教育战略地位和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重视教育,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三、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能力。重点、难点一、本节重点:当代教育的战略地位二、本节难点: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设计教学思路:采用学生自学à教师指导à问题探究教学法。教师教法:设计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教材;播放国家领导人讲话片段。设计中心讨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竞答。点拨并启发学生思维,纠正其错误问答。学生学法:列表法、讨论法、表演法。对相关知识列表填表,讨论问答教师设计的中心问题。教学设备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等电教工具,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现代科技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全球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这节课我们来了解20世纪的世界学术新思潮的出现和教育的发展。讲授新课一、学术思潮1.20世纪哲学的发展教师用投影仪打出下列表格,指导学生阅读学术思潮的哲学部分,完成表格哲学的发展时间主要原因主要内容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哲学20世纪前半期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注重对人的本身研究,提倡个体主义存在主义哲学二战后战争造成人类浩劫,法西斯的暴行鼓励以自我为中心,并积极投入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萨特(法国)结构主义哲学`60年代二战后科技的迅猛发展主张用结构和模式来研究历史、法律、经济、技术、宗教、伦理等领域及其相互关系法国几位学者用心爱心专心2.20世纪历史学的发展在哲学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历史学也取得了重要成就。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怎样看待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突出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中的作用。这种史学观对社会主义国家基至对西欧的历史学影响巨大。但是它存在缺陷,对历史解释存在公式化和教条化的倾向。(2)一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西方史学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呢?(学生回答)一是西方史学家开始探讨文明发展的规律。著名的代表作有《西方的没落》和《历史研究》。二是从法国开始,史学的研究突破传统的政治史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研究。三是60年代西欧出现了新马克思主义史学。除了苏联、西欧史学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外,美国的历史研究更是流派纷呈。有进步主义学派的史学,代表人物彼尔德;有新保守主义史学;有新左派史学以及新社会史学。不同的史学观都和当时的社会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3.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简单了解什么是“凯恩斯学说”,即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措施,鼓励和刺激消费,以保证“有效需求”的充足。4.20世纪的西方未来学要求学生看书,回答什么是未来学?学生回答:未来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学科,特别注重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而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20世纪,特别是二战结束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展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发生了变化。二、教育1.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提问:为什么现代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激烈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培养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平与发展→国际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科技力量竞争正是由于许多国家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