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变压器教学设计(一)\s\up7()教学分析变压器是交变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器设备,也是远距离输送交流电不可缺少的装置。学生通过前面《电磁感应》整章的学习,已经对磁生电以及涡旋电流有了基本的掌握,通过《交变电流》前两节的学习,对交变电流的特点也比较清楚,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变压器这一节内容的必备知识。本节重点是从电磁感应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两种角度深刻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探究变压器的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基本问题。对于变压器工作原理,要让学生在电磁感应理论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互感现象?为什么原副线圈之间在没有载流导体连接的状态下,副线圈中还可以输出电流?使学生再次体会交变电流与恒定电流的区别,以及交变电流的优点。在解决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的问题时不做统一的要求,不必急于去分析这类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本节内容是电磁感应知识与交变电流概念的综合应用,承上启下,体现出了交变电流的优点,并为电能输送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并能用它们解决基本问题。3.了解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从探究“电压与匝数关系”全过程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思想与方法。4.了解变压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1.探究变压器的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基本问题。2.从电磁感应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两种角度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示、推理、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s\up7()教学媒体1.教具:台式电脑、投影屏幕、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可拆式变压器、学生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多用电表等。2.学具:(分组用实验器材)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多用电表等。知识准备复习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交变电流的知识。课前收集变压器或拍摄变压器的照片、网上下载的图片。变压器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变压器这一名词并不陌生,因此要求学生课下搜集各种变压器,了解变压器的基本作用,必会引起学生对变压器的极大兴趣,激发出学生对变压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了感性认识,使变压器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学习材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s\up7()导入新课[事件1]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活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变压器这一节,课前让同学们搜集各种变压器,哪些同学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搜集的变压器的工作电压是多少?投影:(学生边回答边在表格中填写)例如用电器额定工作电压用电器额定工作电压随身听3V机床上的照明灯36V扫描仪12V防身器3000V手机充电器4.2V4.4V5.3V黑白电视机显像管几万伏录音机6V9V12V彩色电视机显像管十几万伏提问:我们发现不同的用电器所需的额定电压是不同的,但是我国民用供电电压均为220V,怎样才能让这些工作电压不同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一种新的设备——变压器。推进新课[事件2]教学任务: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师生活动:思考与讨论把两个没有导线相连的线圈套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一个线圈连到交流电源的两端,另一个线圈连到小灯泡上(如下图)。小灯泡可能发光吗?说出你的道理。连接电路,接通电源,看看你说的对不对。小灯泡会亮吗?演示实验:出示交流电源,用交流电压表(量程10V)测其电压为7V,若想用这个电源来使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显然不能直接接电源,我们就可以利用变压器将电源电压降下来后再接灯泡。现象:灯泡能够正常发光。这说明变压器是能够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为什么变压器会有这样的功能呢?就让我们先从变压器的构造说起。变压器的构造最典型的变压器是由两个线圈及其闭合铁芯构成。展示可拆变压器,左右各有一个线圈套在铁芯上,其中与电源相连的称为原线圈(或初级线圈),与用电器相连的称为副线圈(或次级线圈)。线圈是由绝缘的导线绕制的。闭合的铁芯是由涂有绝缘漆的薄硅钢片叠加而成的。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