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一节高三文科复习课,复习内容为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课本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p1-19页的内容,是在《必修3》概率统计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一些典型案例进一步介绍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2、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3、学生整体基础比较薄弱,但求学意识浓厚,高考压力大。目标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了解回归与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2、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二)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回归分析的方法步骤,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难点是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K2的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案例典型,方案设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论的形成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研究来完成,强化了学生的相互协作、合作交流的能力。知识体系构建用心爱心专心1本节内容重在线性相关和列联表,最终体现在应用。教法分析、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高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本节课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1、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尤其注重以典型案例引领学生探索、发现、掌握方法。2、教师介绍高考要求和最新动态,学生相互补充复习要点,以起到明确目标、互动交流的作用。3、合理安排例题讲解与习题巩固,以达到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目的。4、合理采用多媒体手段,扩容增效,强化教学效果。(二)学法分析:学习过程始终贯穿自主学习,通过分组协作,分工配合,协同完成学习。教学过程分析一、考纲解读1、会作两个变量的散点图,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3、了解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常见问题:①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②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③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用心爱心专心回归分析模型应用体会初步应用统计案例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独立性检验模型两个变量非线性相关条形图柱形图列联表最小二乘法残差分析R2分类变量之间关系归纳基本思想抽象数学模型2二、高考预测近几年全国高考个别省市对本部分内容考查有加强趋势,大部分地区以容易题为主。2012年高考,湖北省首次新课标高考,本部分试题难度应该会以中低档题为主,有可能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三、课前演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④⑤(填序号)①回归分析就是研究两个相关事件的独立性;②回归模型都是确定性的函数;③回归模型都是线性的;④回归分析的第一步是画散点图或求相关系数;⑤回归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判断,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的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带有概率性质的反证法;②独立性检验就是选取一个假设条件下的小概率事件,若在一次试验中该事件发生了,这是与实际推断相抵触的“不合理”现象,则作出拒绝的推断;③独立性检验一定能给出明确的结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3.下列关于K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③①K2在任何相互独立问题中都可以用于检验是否相关;②K2越大,两个事件的相关性越大;③K2是用来判断两个相互独立事件相关与否的一个统计量,它可以用来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相关.【选题意图】回顾基础知识,唤醒记忆,进入状态。(提问完成)四、重点强化1、相关检验的步骤:(1)作统计假设:x与y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2)根据小概率0.05与n-2在附表中查出r的一个临界值r0.05;(3)根据样本相关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出r的值;(4)作统计推断:若|r|>r0.05,表明有95%的把握认为x与y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若|r|≤r0.05,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原来的假设,这时寻求回归直线方程是毫无意义的。相关系数,r具有以下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