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内容;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3.理解平面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空间概念的建立与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空间概念的建立教学过程一、引言:1.思考:是否存在三条直线两两互相垂直?若存在请举出实际中的例子。2.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内容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是平面图形(点、线以及组合)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而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是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两者的区别:平面图形——所研究的对象都在同一平面内;空间图形——所研究的对象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两者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特殊情形,许多空间问题可以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在立体几何学习中,要善于与平面几何作比较,认识其相同点,发现其不同点,这种方法称之为类比思想。二、新课:(一)平面:1、平面的两个特征:①无限延展②平的(没有厚度)2、平面的画法:通常画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1)一个平面:水平放置和直立;当平面是水平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1(1).(2)直线与平面相交,如图1(2)、(3),:(3)两个相交平面:画两个相交平面时,若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应把被遮住部分的线段画成虚线或不画(如图2)。3、平面的表示:(1)用一个小写的希腊字母、、等表示,如平面、平面;(2)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表示,如平面AC(图1(1)).(二)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公理1)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a¦Â¦ÁBA¦ÂBA¦Á¦ÂBA¦Á¦Á¦Âaͼ2ABDC¦Á图1lA¦Á(1)(2)la¦Â¦Á(3)1.有关概念:所谓直线在平面内,即指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内;若点A在直线a上,记做Aa∈,若点A在直线a外,记做Aa;若点A在平面α上(外),记作Aα∈(Aα);若直线a在平面α内,记做aα,若直线a不在平面α内,记做aα.这里的“、”借用了集合的符号,其含义仍然与集合符号的意义一致.图形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读法)Aa点在直线上奎屯王新敞新疆Aa点不在直线上奎屯王新敞新疆A点在平面内奎屯王新敞新疆A点不在平面内奎屯王新敞新疆baA直线、交于点奎屯王新敞新疆a直线在平面内奎屯王新敞新疆a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奎屯王新敞新疆aA直线与平面交于点奎屯王新敞新疆平面、相交于直线奎屯王新敞新疆2、公理一: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该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ⅰ)说明:此时即直线在平面内,或者说平面经过直线.公理一是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ⅱ)公理1的含义如图3所示,可用符号表示为A,B,A,B)ⅲ以“直线在平面内”的意义为依据,常用下面的推理判定“点在平面内”:A,简言之:点在线上,线在面内,则点在面内.(三)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在本章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两个平面”,都是指不重合的两个平面):1、一条直线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即α和β有一条公共的直线,则称α与β相交,交线是,记做α∩β=.2、公理二: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l¦ÁAB图3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例如:房间里墙角处的那个点是相邻两面墙的公共点,这两面墙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就是这两面墙的公共直线.3、“公理二”的说明:ⅰ)若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则必定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必有无限多个公共点,所有这些公共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反之,该直线上的每一点都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因此,两平面若有公共点,则必有公共直线。ⅱ)两平面若相交,则有且只有一条交线。ⅲ)公理2的含义如图4所示,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ⅳ以“两个平面相交”的意义为依据,常用下面的推理判定“点在直线上”:A,A,且∩=A三、例题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如图5,平面比平面大;(2)如图6,平面与平面仅有一个公共点。¦Á¦Âͼ5A¦Á¦Âͼ6(3)10个平面重合在一起比1个平面厚;(4)点A在平面的边上.例2.将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