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教案2 岳麓版 必修2VIP免费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教案2 岳麓版 必修2_第1页
1/6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教案2 岳麓版 必修2_第2页
2/6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教案2 岳麓版 必修2_第3页
3/6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2)【拓展阅读】李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水利工程专家两千年前我国建造的都江堰,至今仍对中国四川省的成都平原发挥着防洪、灌溉、航运的重大作用。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一大奇迹。它的设计和建造者就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李冰成为中国第一个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0年,秦昭王任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为蜀郡(四川)太守(相当于今省长)。他到任后,亲眼看到岷江水患的严重,又直接听到民众要求治水的呼声,感到治理好岷江,变水害为水利是蜀郡迫在眉睫的大事。为了查清水患原因,李冰带领儿子二郎和有经验的治水人员,跋山涉水,对岷江上游、下游和沿岸地形、水情作了详细的调查和勘测。原来,岷江从四川北部高山流到灌县时,地势突然平坦,因上游水势浩大、流急,经常冲击堤岸,从上游来的大量泥沙,把河床淤塞了。加之岷江下游与大渡河水汇合,更加剧了水患。同时,在灌县城外还有一座五垒山,挡住了岷江,使江水东流受阻,造成西岸水量过大,发生水患,东岸水量过小,发生旱灾。当地群众提出凿开玉垒山,让江水分成两段,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溉。凿开玉垒山,是根治水患的关键所在,李冰采纳了群众意见。在李冰的组织和领导下,根治岷江水患的工程开始了。一开始,就得到了四川众百姓的欢迎,成千上万的劳动大军在玉垒山摆开了战场。玉垒山岸石坚硬,当时既没有机器,又没有炮药,困难很大,进展很慢。这时,有一老者想出一个办法:先在岩石上开凿些槽沟,放上柴草,点火燃烧,使岩石爆裂。烧过的石头再开凿就省劲多了。李冰认为这个办法很好,立即推广。由此,大大地加快了工程进度。经过许许多多日日夜夜的艰苦劳动,终于将玉垒山凿开了宽20米的山口,称为"宝瓶口";掏出来的石头叫"离堆",离难很大,它突起水中,形成了一座不与玉垒山相连的孤山。这就是都江堰的第一期工程。第一期工程,起到了分洪和灌田的作用。在修筑水堰过程中,开始采用在江心抛石筑堰的办法,但是水大流急,抛出的石头大都被水冲走了,这又是个难题。究竟用什么来做江心分洪堰呢?一天,李冰父子又到岷江上游观看水情,穿过了一道茂密竹林的谷地之后,来到江边,看见一些妇女用竹子装着漫在水中待洗的衣服并没有被水冲走时,得到启发:把鹅卵石装在竹笼子里不就冲不走了吗?于是李冰叫儿子二郎带领群众到山谷砍竹子,编成长100米、宽7米的大竹笼,投入江心分洪的指定位置,再向里面投满鹅卵石,便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分水大长堤。分洪堰将江水分成两段:堤岸西边的岷江水流叫"外江";堤岸东边流向宝瓶口的叫"内江"。这条堰比岸边低,为了使它坚固,使堤堰上窄下宽,好象江中小岛。小岛的南端伸出个尖头,因象个大鱼头,人们把它叫"鱼嘴"。分洪堰筑成了。李冰给这条分洪堰起名叫"都安堰",后来人们把它改成"都江堰"。为了准确地测定水位的高低和流量,李冰还做了一个大石头人立在江中,从水淹没石头人身体的位置,来判断水位的高低,以便控制水的流量。都江堰建成后,李冰还创造了一整套维护办法,使都江堰完好无损。一年须维修一次,叫"岁修"。他提出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做堰",意思是挖流积的泥沙要深些,堰顶筑的不要太高。后人把这6个字刻在为纪念李冰而修的庙的石壁上。西汉时,对都江堰曾加以修整。三国的诸葛亮,对水利事业非常重视,在都江堰设堰官,抽调兵力,疏浚河道,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经过历代的修建和扩建,都江堰形成了规模宏大完整的灌溉系统。从内江下来的水灌溉了11个县,从外江下来的水灌溉了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250多条,总长3300多华里,灌溉总面积达300多万亩。都江堰的建成,解除了成都平原的水灾和旱灾。《华阳国志·蜀志》中曾记载:"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两千多年来,都江堰完整地保存下来,并有很大发展。今天看来,都江堰,它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法,都是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的,这不仅是中国古代了不起的事,而且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罕见的奇迹。而李冰的名字,也和都江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教案2 岳麓版 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