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合作与讨论人民版必修1(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有人认为,欧洲国家所走的道路具有普遍意义,代表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也有人认为,欧洲的情况比较特殊,各国在文化等方面具有共同性,而其他地区不具备这些条件,因而不可能达到欧洲的联合水平。阅读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谈一谈:你是怎样理解上述观点的?我的思路: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可以结合起来考虑: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的诸要素——商品、劳动力、资本,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益,都要求进行跨国流动。为了保证流动的畅通,参加一体化组织的国家之间就会进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协调,结成经济同盟,并向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过渡:经济上的联合又会推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联合,导致欧洲出现目前的一体化状况。但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要从一般的协调走向一体化,尤其是走向经济同盟,邦联这样程度较高的一体化,是要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实际上,世界上各种一体化组织是不少的,有些存在的时间也不短。针对单一商品的一体化组织,如“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国家咖啡组织”“可可生产者联盟”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成立。综合性的一体化组织,如“澳新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安第斯条约组织”“中关洲共同市场”“西非经济共同体”等,有些也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成立,但是以后的内涵发展并不快。另外,区域性组织的内部协调对于世界一体化来说。具有双重作用:它们可以作为世界一体化的“细胞”,从而起到推动世界一体化的作用,但同时也具有排他性,具有制约成员国对外交往、分割世界市场的消极作用,排斥全球性的国际协调。(2)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地域狭小,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实力受到重创,但是它在战后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楷模:结合你所掌握的课内外知识,思考:我们可以从战后日本——跃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中得到哪些启示?我的思路: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给人们留下了很多启示:首先,应该坚持不懈地狠抓教育事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当今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现在科技实力的竞争上。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教育结构和重点的调整,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教育对象、在不同的时段,需要有切合实际的教育内容,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其次,要加强同外国的科技合作。大胆地引进海外人才,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同时要花大力气消化吸收外来的先进科技,在吸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三,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同时根据“梯次发展”的原理,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第四,在保持国内“有效需求”基本充裕的基础上,还要教育干部和群众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扩大生产和提高科技水平上去。(3)用心爱心专心119号编辑1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由“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指出:“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基础上,而不问它们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何。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和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请结合资料和有关史实,谈一谈:第三世界崛起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我的思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兴的亚非拉国家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和维护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任务,它们感到彼此之间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这些任务。另外,美苏争霸引起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亚非拉新兴国家不愿介入这种争霸斗争而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中立,不与任何大国结盟。1961年,在铁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