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1.小学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认识十五个生字,进一步掌握识字的方法。2、通过电教手段、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各种小动物的脚印特点。3、通过学习课文,培育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课前准备:1、搜集下雪时的图片。2、读生字和课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你们喜爱下雪吗?为什么?2、小组展示搜集的下雪图片。3、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群也喜爱冬天下雪的小画家。4、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读题思考:读了题目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三)学习生字听录音: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读一读。1、两人合作拼读生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读音的?2、我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颜料”这两个字识字表中没有拼音,怎么办?(出示CAI)展示学习方法。查字表-找序号找字在课文中注音(四)理解全文1、带着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读全文,看全文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都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之处?组内的同学互相沟通一下读懂的内容。2、不懂之处;(五)指导朗读1、下雪了,小动物们的心情怎样?(兴奋)从哪句话可以看出?(CAI下雪啦)反复朗读。2、冬天这么漂亮,许多小动物都出来玩耍,可爱蹦跳的青蛙却没来,大家就觉得怎样?(好奇)(读出语气)。知道他在洞里睡觉后,大家心里怎样?(指导朗读“咦……睡觉哪。”)小组读男女对读个别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带着喜爱的这些动物,带着小动物们在雪地上作画时的兴奋心情再读课文。(六)画画①既然你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马、小鸭各画了什么那谁同意到黑板上来画呢?②简评(七)作业1、改正自己的画2、有感情地读儿歌给爸妈听。2.小学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5课《雪地里的小画家》。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本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九单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与提高的作用。本文既是一篇课文,也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文字既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是一册教材中不可多见的美文,这篇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韵文体裁形式,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全文共六句话,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3、教学目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和青蛙冬眠的特性。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③培育学生制造性思维能力。4、教学重、难点:知道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二、说教法: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上课后,先出示一幅“雪地背景图”,加上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把学生带进情境,接着把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4个动物展示在背景图上。通过变文为图,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准确的理解。2、出示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根据低年级的特点,用图示表示。看图、划句子、读文、思考问题朗读背诵。3、抓住图与文的联系,理解课文重点。在讲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可利用反复看图的方法。4、采纳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首先我采纳“生活经验的迁移”来指导朗读第一句,在指导读第三句时,我采纳的是“体态语言暗示”的方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来进行抑扬顿挫的训练。此外,我还采纳了“老师情感的传递”这一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让他们边读边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以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5、在课中做“对号入座”的游戏,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6、在教学中,进行制造性思维训练。培育学生的制造性思维。为了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制造性训练,培育学生的制造性思维,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小动物们还能在什么地方画出图画呢?7、生字复习打破传统方式,不是把复习生字词和讲解课文割裂开来,而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