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司机作为学校的一名教学管理人员,我每学期听不同老师不同学科的课不下五十节,因此看到“课堂教学活动谁做主”这个话题时,心里真的有很多话想说。至于谁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有人说是教师,有人说是学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司机。司机最清楚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在哪里。坐车外出旅游的朋友都知道,虽然我们不清楚目的地的具体位置,但是司机一定会很清楚,他会载着我们准确到达所要去的地方。这正如我们的课堂,最清楚教学目标的是教师,只有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孩子们的课堂学习和能力发展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经常听到一些老师的课,由于过于注重学生的“自主”,课堂教学大撒把,整堂课教师一味的跟在学生屁股后面跑,结果是教学活动像踩西瓜皮一样,“自主”成了“无主”,“放手”成了“放任”,一堂课下来连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都无法达成。司机最清楚行程中何时换挡何时转向。课堂是一个师生交互动态生成的发展过程,犹如一辆行驶在路上的客车,这辆车需要有司机的合理操控,才能安全、平稳、准时的到达目的地。在课堂上,当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时,教师要能及时挂上高档全速前进;当孩子们的思维遇到阻碍时,教师要能及时降档并引导他们反思;当孩子们的思维偏离轨道时,教师要能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探索方向,以保证课堂活动有序而高效的运行。有些老师的课,据说是怕担“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罪名”,在课堂上有错不敢说,有疑不敢讲,光当好好先生,结果一节课上下来跌跌撞撞,千疮百孔,真的很难有效率可言,更谈不上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了。司机最清楚自己的车况和行程中的路况。作为一名优秀的司机,他对自己的车况以及行程中的路况是非常清楚的。当车辆出现故障时,他会第一个做出反应并及时设法维修;当遇到难走的路段时,他会通过娴熟的技术化险为夷。作为一堂课,教师是课堂流程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只有教师最清楚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会经历什么。当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先设计与学生的思维实际错位时,只有教师才能做到及时调整与修复;当学生的思维探究受到阻碍时,只有教师才能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思路。一辆车没有司机是不可想象的,一节课没有教师的组织、调控、引领也是不可想象的。尤其中小学生,是尚未成熟的人,具有巨大的可塑性,他们缺乏批判、选择能力,特别需要教师的指导、引导。新课程标准也名鹊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那种片面夸大学生自主选择,判断能力,淡化甚至否定教师领导、引导和规约作用的倾向,显然是教育上的冒险和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