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1、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2、病理性体温过高包括()和()。3、以口腔温度为例,患者为中等热的温度为()。4、常见热型()、()、()、()。5、降低体温的方法有()和()。实施降温措施()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6、高热患者应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7、患者体温<()会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8、体温计的检查方法: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以下的水中,()分钟后取出检查。若()、()、()则不能使用。9、测量口温时,水银端应斜放于()。10、测量体温时若与病情不符时应()。11、脉搏短绌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小于()。常见于()的患者。12、如患者脉搏短绌,应由()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另一人听(),由()发起“起”和“停”口令,计时()。13、脉搏短绌是以分数是记录,方式是(),如患者脉率为73次/分,心率为120次/分,应写成()。14、测脉搏变化,可间接了解()的情况。1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再口服()或()延缓汞的吸收。如病情允许,服()以促进汞的排泄。16、测口温时要(),勿用牙咬体温计。17、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18、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平均动脉压约等于()加()。19、一般情况下,上肢的右侧血压比左侧的高(),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高血压是指()的情况下,18岁以上的成年人收缩压()和(或)()。21、根据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不同,将高血压分为()和()两大类。22、对严密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23、测血压者,要使患者手臂的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平(),卧位平()。24、测血压时,若肱动脉水平高于心脏,所测得血压值会(),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所测得血压值会()。25、测血压时,若袖带缠的太松,有效面积会变(),血压测得值()。26、测血压时,眼睛视线保持与()同一水平,视线低于其面,读数会()。27、外呼吸即肺呼吸包括()和()两个过程。28、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和()。29、防御性呼吸反射包括()和()。30、男性及儿童是以()呼吸为主,女性以()呼吸为主。31、肺牵张反射是由肺的()所引起的()的反射。32、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指患者主观上(),客观上表现为(),可出现()、()、(),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33、吸气性呼吸困难在吸气时会出现明显的三凹征,()、()和()出现凹陷。34、吸痰的压力一般成人为()。35、用氧安全,要做到四防:()、()、()、()。36、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心脏()与外周()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二、判断1、患者测试的肛温温度为37.6℃,判断为低热。()2、女性的基础体温在排卵前体温较高,排卵后会下降。()3、稽留热患者的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4、弛张热患者的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达1℃以上。()5、心梗患者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速。()6、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脉率约增加15次/分。()7、患者血压为155/92mmHg,其分级为2级高血压。()8、测血压时,如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的血压值偏高。()9、测血压放气时,应缓慢放气,速度以水银柱下降2mmHg/S为宜。()10、肺牵张反射是一种正反馈机制。()11、为患者测量脉搏时,如遇有紧张、哭闹等情况,为保证准确,适度延长测量时间即可。()12、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口温。()13、一般患一者测脉搏测15秒,然后乘4,为1分钟的脉搏。脉搏异常时应测量1分钟。()三、单选1、当外界刺激大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是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2、间歇热常见于()。A、伤寒B、风湿热C、疟疾D、流行性感冒3、异常脉搏应测量()。A、30秒B、15秒C、1分钟D、2分钟4、正常血压中脉压的正常值为()。A、20-30mmHgB、30-40mmHgC、25-35mmHgD、40-50mmHg5、患者血压为169/95mmHg,此分级为()。A...